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人间佛教 > 智慧文苑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教的思想与文化 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 
    
      印顺导师(1906~ )的著作丰富、思想宏伟,学者往往
    迷失在其庞杂的哲理丛林之中,不得自在(注1) 。然而,印
    顺导师在晚年的一本小品作品当中,简略地自述一生中对佛
    法的基本信念;从这一自述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
    思想中心:
         我在佛法的探求中,直觉得佛法常说的大悲济世
       ,六度的首重布施,物质的,精神的利济精神,与中
       国佛教界是不相吻合的。在国难教难严重时刻,读到
       了《增壹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
       上成佛也」。回想到普陀山阅《藏》时,读到《阿含
       经》与诸部广《律》,有现实人间的亲切、真实感,
       而不是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於信仰与理想之中,而
       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佛法(
       注2)。
    
      从引文明白地可以看出:印顺导师的思想中心,是在阐
    述「佛在
    ---------------------
    (注 1) 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下文简称为
        《契理契机》)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页 1
        ,曾说:「……宏印法师……说:『我积多年的见
        闻,总觉得这些人的批评,抓不住印公导师 (指印
        顺导师) 的思想核心是什麽,换句话说,他们不知
        《妙云集》到底是在传递什麽讯息』!最近,圣严
        法师……说:『他(印顺导师)的著作太多,涉及范
        围太广,因此使得他的弟子们无以为继,也使他的
        读者们无法辩识他究竟属於那一宗派』。二位所说
        ,都是很正确的!」可见印顺导师也承认自己的著
        作庞杂、思想丰富。
    (注 2) 引见《契理契机》,页 3。
    
    90页
    
    人间」的哲理,是在弘扬「以人类为本」的佛法。用另外一
    个印顺导师所惯用的术语来说,印顺导师一生所致力的,即
    是「人间佛教」这一理念的推广。本文试图透过这一理念的
    分析,来探讨印顺导师「佛在人间」之思想的实质内涵。
    
        一、「人间佛教」的思想来源
    
    (一)《三论》与唯识
    
      印顺导师在其《游心法海六十年》 (下文简称《六十年
    》) 中,曾说:「六十六的漫长岁月,我在佛法中的进修,
    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注3)这几个「不同的阶段」是
    :(1) 「暗中摸索」,出家前,1925 (20岁)~1930 (25岁)
    。(2) 「求法阅《藏》」,出家後,1930~1938 (33岁)。
    (3) 「思想确定」,1938~1952 (47岁)。(4)(在台湾)「随
    缘教化」,1952~1964 (59岁)。(5)「独处自修」,1964~
    (注4)。
      其中,在第 (1)中,印顺导师说到了这一阶段「一开始
    ,就以《三论》、唯识法门为探究对象」(注5) 。而且还说
    到影响他一生的佛教内部问题:
         经四、五年的阅读思惟,多少有一点了解,也就
       发现了:佛法与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我的故乡,寺
       庙中的出家人(没有女众),没有讲经说法的,有的是
       为别人诵经、礼忏;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的差别。在
       家信佛的,只是求平安,求死後的幸
    ---------------------
    (注 3) 引见《游心法海六十年》(下文简称《六十年》),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页 4。
    (注 4) 详见《六十年》,页4~39。
    (注 5) 引见《六十年》,页 5。《六十年》中还说到:印
        顺导师当时所研读的《三论》、唯识法门的典籍,
        包括《成唯识论学记》、《相宗纲要》、《三论宗
        纲要》、《中论》、《三论玄义》,以及嘉祥吉藏
        对於《三论》的注疏等。 (参见《六十年》,页 4
        。)
    
    91页
    
        福。少数带发的女众,是「先天」、「无为」等道
        门,在寺庙里修行,也说他是佛教。理解到的佛法
        ,与现实佛教界差距太大,这是我学佛以来,引起
        严重关切的问题(注6)。
    
      这一影响印顺导师一生修学佛法方向的佛教内部问题是
    :出家僧人不为正法而修行,只「为别人诵经、礼忏」,「
    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差别」;而且更糟糕的是,佛门并不纯
    净,杂有「先天」、「无为」等带发修行的「道门」在内。
    另一方面,在家的信众,「只是求平安,求死後的幸福」,
    并不是为求真正的佛法。值得注意的是,印顺导师在这一时
    期之中,之所以能够观察出「现实佛教界」的这些问题来,
    是依照他所学习的《三论》和唯识法门而做出来的判断。他
    说:「当时意解到的纯正佛法,当然就是《三论》与唯识。
    」(注7)然而,在这一时期当中,「人间佛教」的思想之芽
    ,并没有明显的萌发。
    
    (二)「人生佛教」和《阿含》、广《律》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思想之芽,萌发於第 (2)阶段
    中的「求法阅《藏》」时期。它开端於印顺导师的老师----
    太虚大师(1809~1947)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印顺导师曾
    经这样回忆著:「……二十年(1931)春天,在师长的同意下
    ,到厦门闽南佛学院求学。院长是太虚大师……虚大师的「
    人生佛教」,对我有重大的启发性。」 (注8)引文中所提到
    的「人生佛教」,在太虚大师一生所致力的三种「佛教革命
    」(注9)当中的一种。但是,即使是在一开始,印顺导
    ---------------------
    (注 6) 引见《六十年》,页 5。引文中所提到的「先天」
        、「无为」等「道门」,应指流行於民间,佛、道
        不分的民间信仰。
    (注 7) 引见《六十年》,页 5。
    (注 8) 引见《六十年》,页 6。
    (注 9) 这三种佛教革命是:教理革命、僧制革命、寺产革
        命。前一是佛教思想的改造,即试图以「人生佛教
        」取代重视死後和鬼神的传统佛教。而後二则是佛
        教教团和教团中之财产的改造。 (详见太虚大师,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收录於印顺导师编,《
        太虚大师全书》册57,页61。)
    
    92页
    
    师就没有完全接受太虚大师所提倡的这一新佛教;因为,印
    顺导师说:「虚大师所提倡的佛教改革运动,我原则上是赞
    成的,但觉得不容易成功。出家以来,多少感觉到,现实佛
    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注10)因此,印顺导师又
    说:「我不像虚大师那样,提出『教理革命』;愿意多多理
    解教理,对佛教思想起一点澄清作用。」(注11)
      既然「愿意多多理解教理」,因此印顺导师开始阅读《
    大藏经》。「从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 (1932~1936) 年底
    ……都住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的阅藏楼,足足有三年」 (注
    12) 。而印顺导师的收获是:「知道法门广大」,以及「人
    间佛教」之思想的萌芽。他回忆说:
         从所读的《大藏经》中,发见佛法的多采多姿,
       真可说「百花争放」,「千岩竟秀」!……知道法门
       广大,所以不再局限於《三论》与唯识。对於大乘佛
       法,觉得虚大师说得对,应该有「法界圆觉」一大流
       。……还有,读到《阿含经》与各部广《律》,有现
       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经,表现
       於信仰与理想之中。这对於探求佛法的未来动向,起
       著重要的作用(注13)。
    
      引文中说到了两件事:(1) 因为阅读《大藏经》的关系
    ,知道在《三论》和唯识法门之外,还有太虚大师所说的「
    法界圆觉」的一大流(注14)。 (2)因为阅《藏》时读到《阿
    含经》和各部广《律》,因此体会到其中具
    ---------------------
    (注 10) 引见《六十年》,页 7。
    (注 11) 同前注。
    (注 12) 引见前书,页 8。
    (注 13) 引见前书,页 8~9。
    (注 14) 太虚大师在其〈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一文当中,
        将「大乘不共法」细分为三宗:(1) 法性空慧宗,
        即印顺导师所说的《三论》;(2) 法相唯识宗,即
        印顺导师所说的唯识学;(3) 法界圆觉宗,即天台
        、贤首(华严)、禅、净、密等各宗。( 详见《太虚
        大师全书》册 2,页523~525。)其中,第(3)之「
        法界圆觉宗」,即是以「如来藏」、「佛性」等观
        念为中心的佛教。这一佛教,在印顺导师的作品当
        中,
        
    93页
        
    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无疑地,第 (2)点对於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思想的萌发,起了催化的作用。
        
    (三)日本佛教学者的治学方法
        
      1937年,正当印顺导师住在武昌佛学院时,读到了日本
    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结城令闻等人的著作,因
    而使他在「探求佛法的方法,有了新的启发」。印顺导师自
    述说:「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与流
    变,渐成为我探求佛法的方针……觉得惟有这样,才能使佛
    法与中国现实佛教界的距离,正确的明白出来」(注15)。这
    一方法学上的突破,乃在佛教内部事务的研究上,加入时间
    与空间变化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印顺导师开始有了下面
    这种强烈的思想倾向: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是促使纯正佛法
    变质的原因之一。这意味著:并不是後来的佛教思想就是好
    的,也不是中国的佛教就高人一等的。所以,当他自述「对
    佛法的基本信念时」(注16),曾说:
    
         印度佛教的兴起,发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
       自童真、少壮而衰老。童真,充满了活力,(纯真)是
       可称赞的……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
       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所以我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
       情於愈後、愈圆满、愈究竟的见解。……我是中国佛
       教徒,中国佛法源於印度,适应(当时的)中国文化而
       自成体系。佛法,应求佛法的真实以为遵循,所以尊
    ---------------------
        称为「真常唯心系」,是继「性空唯名系」 (即《
        三论》和「虚妄唯心系」(即唯识学)之後的最後期
        大乘佛教。[详见力严(即印顺导师),〈法海探珍
        〉;收录在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9)·
        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页27~58。又见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12~15章。]
    (注 15) 引见《六十年》,页 9。
    (注 16) 印顺导师在《六十年》,页50~54当中,曾说到他
        自己「对佛法之基本信念」,共有八点。目前所引
        句子,出现在第五和第七条当中。
    
    94页
    
       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 (并不是说印度来
       的样样好 )。我不属於宗派徒裔,也不为民族情感所
       拘蔽(注17)。
    
      在这种「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情於愈後、愈圆满、愈
    究竟的见解」,乃至「尊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
    」、「不属於宗派徒裔」、「不为民族情感所拘蔽」的体认
    之下,印顺导师所追寻的是「纯正的佛法」;而他所谓的「
    纯正佛法」,无疑地,是「人间佛教」的理念。所以,他下
    结论说:
         我的修学佛法,为了把握纯正的佛法。从流传的
       佛典中去探求,只是为了理解佛法;现解佛法的重点
       发展及方便适应所引起的反面作用,经怎样的过程,
       而到达一百八十度的转化。如从人间成佛而演进到天
       上成佛……这种转化,就是佛法在现实世间中的转化
       。泛神化(低级宗教「万物有灵论」的改装)的佛法,
       不能蒙蔽我的理智,决定要通过人间佛教史实而加以
       抉择。……确认佛法的衰落,与演化中的神化、俗化
       有关,那末应从传统束缚,神秘催眠状态中,振作起
       来,为纯正的佛法而努力(注18)!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是以「人间佛
    教」做为标准,来判断佛法的「纯正」与否。而这一标准,
    除了受到他自己对佛法的认识,以及太虚大师之思想的影响
    之外,也受到日本佛教学者之治学方法的启示;这一治学方
    法的基本精神是:把佛法视为时空变化中的相关产物。
    
    (四)小结
    
      总之,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这一理念,一者来自於
    他早年对於《三论》、唯识法门的钻研心得,二者受到了太
    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之启发,三者来自於《阿含经
    》和广《律》中所含有的「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
    最後影响他的,则是以时空变化来考察佛法
    ---------------------
    (注 17) 引见《六十年》,页53。
    (注 18) 引见前书,页54。
    
    95页
    
    之流变的日本学者。
      另外,宋、明以来「出佛归儒」之新儒家学者的辟佛风
    尚,恐怕也是间接影响印顺导师的负面原因之一。有关这点
    ,可以从印顺导师所说的一段话看出来:
         二十七年(1938)冬,梁漱溟氏来山(缙云山),自
       述其学佛中止之机曰:「此时、此地、此人」。吾闻
       而思之,深觉不特梁氏之为然,宋明理学之出佛归儒
       ,亦未尝不缘此一念也。……吾心疑甚,殊不安。时
       治唯识学,探其源於《阿含经》,读得「诸佛皆出人
       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句,有所入。释尊之教,有
       十方世界而详此土,立三世而重现在,志度一切有情
       而特以人类为本。释尊之本教,初不与末流之圆融者
       同,动言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也,吾为之喜极而泪 (
       注19)。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共有五个思想来
    源;它们是《三论》与唯识法门,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
    ,《阿含经》和广《律》,日本佛教学者,以及梁漱溟等「
    出佛归儒」的新儒家学者。
     
        二、「人间佛教」的提出
    
    (一)「人间佛教」乃时代风潮
    
      「人间佛教」的首次提出者,并不是印顺导师,而是《
    海潮音》杂志社、慈航法师,以及法舫法师等人(注20)。由
    於文献的收集不易,这些
    ---------------------
    (注 19) 引见《印度之佛教·序》,页1~2。
    (注 20)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绪言〉,曾说:「民国以来
        ,佛教的法师、居士,都有适应社会的感觉,或办
        慈善、教育事业等。……人间佛教的论题,民国以
        来,即逐渐被提起。民国二十三年(1934),《海潮
        音》出过人间佛教专号,当时曾博得许多人的同情
        。後来,慈航法师在星洲,办了一个佛教刊物,名
        为《人间佛教》。抗战期间,浙江缙云县也出了小
        型的《人间佛教月刊》。前年法舫法师在暹罗,也
        以『人间佛教』为题来讲说。」[引见印顺导师,
        《妙云集(14)·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7 (7版),页18。]
    
    96页
    
    杂志和人士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否和印顺导师所提倡
    的一样,并不清楚。但是,既然印顺导师在他的著作当中,
    提到了这些杂志和人士(注21),可见他(它)们的主张,对於
    印顺导师,起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印顺导师第一次明确地用到「人间佛教」这一名词,是
    在1941年左右。这时,也正是印顺导师所自述的五段「修学
    历程」中的第(3)段----「思想确定」时期的开始(详前文)
    。他曾这样记载他刚开始写作的情形:「……我开始成部的
    写作,与讲说而由别人记录成书。……如三十年(1941)所写
    的〈佛在人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法海探珍〉
    ,都是阐扬佛法的人间性,反对天(神)化;探求佛法本质,
    而舍弃过了时的方便。」(注22)另外,以「人间佛教」为主
    题,而有深入分析的作品,则相继发表於1951年左右。印顺
    导师在《契理契机》中说:
         我早期的作品,多数是讲记,晚年才都是写出的
       。讲的写的,只是为了从教典自身,探求适应现代的
       佛法,也就是脱落鬼化、神(天)化,回到佛法本义,
       现实人间的佛法。我明确的讨论人间佛教,民国四十
       年(1951)曾讲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
       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 (
       注23)。
      
    (二)「人间佛教」的四个含义
    
      印顺导师并且在《契理契机》中(注24),依照〈人间佛
    教要略〉一文,而简略地归纳出「人间佛教」所应有的四个
    含义;它们是:(1) 「论题核心」,是「人,菩萨,佛----
    从人而发心修菩萨行,由菩萨行圆满而成佛」。也就是说,
    「人间佛教」的第一个要件是:从「人」 (而不
    ---------------------
    (注 21) 详前注。
    (注 22) 引见《六十年》,页12~13。
    (注 23) 引见《契理契机》,页47。
    (注 24) 详见前书,页47~49。
    
    97页
    
    是鬼怪或天神) 为出发点,向著菩萨、佛陀的境界,浩浩前
    进。 (2)「理论原则」是:「法与律合一」、「缘起与空性
    的统一」,以及「自利与利他的统一」(注25)。 (3)「时代
    倾向」是「青年时代」、「处世时代」、「集体(组织)时代
    」。为了适应「青年时代」,佛教应该「重视少壮的归信」
    ,「必然的重於利他」。为了适应「处世时代」,佛教「应
    该做利益人类的事业,传播法音」。而为了适应「集体 (组
    织)时代」,「不但出家的僧伽,要更合理 (更合於佛意)化
    ,在家弟子学修菩萨行的,也应以健全的组织来从事利他而
    自利」。 (4)「修持心要」,「应以信、智、悲为心要」。
    
      在以上所说到的四点当中,第(1)点最足以看出「人间
    佛教」的特
    ---------------------
    (注 25) 其中,所谓「法与律合一」,印顺导师曾解释说
        :「用集团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
        恼,是根本佛教的特色。後代学者而尊律的,但知
        过午不食,手不捉持金钱,而大都漠视僧团的真义
        。一分重禅的----近於隐遁瑜伽的,或以佛法为思
        辨的论师,都轻视律制。不知佛法的流行於世间,
        与世间悉檀的律制,有著最密切的关系。律的不得
        人重视,为佛法发达中的一大损失。所以人间佛教
        ,必须本著佛教的古义,重视法与律的合一原则。
        」[〈人间佛教绪言〉;引见《妙云集(14)·佛在
        人间》,页 106。]其次,对於「缘起与空性的统
        一」,则解释说:「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
        ;非但不相碍,而且是相依相成。世出世法的融摄
        统一,即人事以成佛道,非本此正观不可。既不偏
        此,又不偏彼,法性与法相并重,互相依成,互相
        推进,而达於现空无碍的中道。」(同前书,页108
        ~109。)又说:「缘起与性空的统一,他的出发点
        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因为
        ,如泛说一切缘起,每落於宇宙论的,容易离开众
        生为本的佛法,如泛说一切众生,即不能把握『佛
        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意。」(引见前书,
        页 109。) 而对於「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一点,印
        顺导师则解释说:「菩萨的自利,从利他中得来,
        一切与利他行相应。……大乘道的自利,不碍利他
        ,反而从利他中去完成。」(同前引。)
    
    98页
    
    色。印顺导师甚至认为,像这种「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
    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的「人间佛教」,是「古代佛教所本
    有的」,因此,把它提出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
    刮垢磨光』」(注26)。因此,我们将在下面做比较详细的分
    析:
    
        三、「人间佛教」的内容和本质
    
    (一)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和「佛菩萨」
    
      所谓「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
    ,乃是把佛法的修习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 a〉凡夫菩
    萨;〈 b〉贤圣菩萨;〈 c〉佛菩萨(注27)。其中,尤以第
    〈 a〉之「凡夫菩萨」,最足以显示「人间佛教」的本质。
    印顺导师解释说:
         凡夫菩萨:十善,本是人乘的正法。初学菩萨而
       著重於十善业,即以人身学菩萨道的正宗。……以人
       间凡夫的立场,发心学菩萨行,略有两点特徵:一、
       具烦恼身:凡夫是离不了烦恼的,这不能装成圣人模
       样,开口证悟,闭口解脱,要老老实实地觉得自己有
       种种烦恼,发心依佛法去调御他,降伏他。……凡依
       人身而学菩萨行,务要不夸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
       夫身的烦恼覆蔽,智慧浅狭,一落装腔作势,那末如
       非增上慢人(自以为然),即是无惭无愧的邪命。……
       二、悲心增上:初发菩萨心的,必有宏伟超迈的气概
       。菩萨以利他为重,如还是一般人那样的急於了生死
       ,对利他事业漠不关心,那无论他的信心怎样坚固,
       行持怎样精进,决非菩萨种姓。专重信仰,与一般神
       教相近。专重修证,必定堕落小乘。初发菩提心的,
       除正信正见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业,以护持佛法
       ,救度众生为重。经上说:「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
       是故初发心」。应以
    ---------------------
    (注 26) 〈人间佛教要略〉;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
        》,页99。
    (注 27) 详见前书,页100。
    
    99页
       这样的圣训,时常激励自己,向菩萨道前进(注28)。
    
      由引文可以看出,印顺导师所谓的「人间佛教」,必须
    先由「凡夫菩萨」做起,然後渐渐地进入「贤圣菩萨」乃至
    「佛菩萨」的更高境地。而所谓的「凡夫菩萨」,字面的意
    思是:以凡夫身而发心修习(以十善为主的)菩萨行。但实质
    的意思有两点:[ i]内心存有「具烦恼身」的自知之明,
    因此绝不「装成圣人模样」,绝不「装腔作势」,相反地,
    「务要不夸高大,不眩神奇」。[ii]「悲心增上」,亦即
    「以利他为重」,绝不「急於了生死」,绝不「专重信愿」
    ,绝不「专重修证」,要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这一圣训,
    来激励自己。
    
    (二)「人间佛教」与「人天乘」的差异
    
      另外,有两点必须特别留意,才能正确无误地了解印顺
    导师所说的「人间佛教」。首先是:印顺导师以为,具有前
    文所说之意义的「人间佛教」,也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
    」所著重的(注29)。其次,这种意义的「人间佛教」,和「
    人天乘」不同。在这两点当中,若就「人间佛教」演化自太
    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而言,前文已略有论及,下面还会另
    辟篇幅详细讨论。至於「人间佛教」和「人天乘」的差别,
    印顺导师自己解释说:
         有的人因误解而生疑难:行十善,与人天乘有什
       麽差别?这二者是大大不同的。这里所说的人间佛教
       ,是菩萨道,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他为先。……
       这与人乘法,著重於偏狭的家庭,为自己的人生福报
       而修持,是根本不同的(注30)。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有别於一
    般所说的
    ---------------------
    (注 28) 引见前书,页102~103。
    (注 29) 〈人间佛教要略〉说:「凡夫菩萨:十善是人乘的
        正法……太虚大师宣说『人生佛教』,即著重於此
        。大师平时,坦白地说:我是凡夫而学修发菩萨心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102。)
    (注 30) 〈人间佛教要略〉;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
        》,页103~104。
    
    100页
    
    「人天乘」。( 事实上,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
    也不同於「人天乘」。) 二者之间的差异,乃在「人天乘」
    仅止於家庭生活的合於伦理、个己生命(为人、升天)的获得
    福报而已。而「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指出一条超
    越人、天的圣者之路,直向更高的「贤圣菩萨」和「佛菩萨
    」的大道走去。因此,「人间佛教」 (或「人生佛教」所标
    示的: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再到「佛菩萨」的
    「进化」过程,必须特别留意,才不会误解它(们)的本意。
    
    (三)「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差异
    
      「凡夫菩萨」的第一个特色是「具烦恼身」,因此「不
    能装成圣人」、「不夸高大,不眩神奇」、不「装腔作势」
    ,「不会标榜神奇,也不会矜夸玄妙,而从平实稳健处著手
    做起」(注31)。无疑地,这是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
    」当中,最重要,也最感人之处。事实上,这也是「人间佛
    教」有别於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的地方。印顺导师曾自
    述他的「人间佛教」,和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之间,有
    著极不相同之处:
         太虚大师在民国十四五年(1925~1926),提出了
       「人生佛教」。在抗战期间,还编成一部专书----《
       人生佛教》。大师以为:人间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
       义好。他的唱道「人生佛教」,有两个意思:一、对
       治的:因为中国的佛教末流,一向重视於----一死,
       二鬼,引出无边流弊。大师为了纠正他,所以主张不
       重死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以人生对治死鬼的佛教
       ,所以以人生为名。……二、显正的:大师从佛教的
       根本去了解,时代的适应去了解,认为应重视现实的
       人生。……人生佛教是极好了,为什麽有些人要提倡
       人间佛教呢?约显正方面说,大致相近;而在对治方
       面,觉得更有极重要的理由。……佛教是宗教,有五
       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
    ---------------------
    (注 31) 最後一句引见前书,页104。
    
    101页
    
       一边,会变为著重於鬼与死亡的,近於鬼教。如著重
       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
       著重於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於神教。……所
       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於死
       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於神与永生。……所以,我
       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注32)。
    
      在这一长段的引文当中,印顺导师说到了下面几个重要
    的事情,它们指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不同於「人生佛教
    」的原因,也指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以「人间」为名的
    原因。因此,这段引文可以说是了解「人间佛教」最关键性
    的文字。其中说到了太虚大师之所以提倡「人生佛教」,一
    者是为以「对治」一向重视死後(往生极乐世界)与鬼神的传
    统中国佛教,二者是为了「时代的适应」。而印顺导师认为
    ,传统中国佛教所应对治的不只是死与鬼,而且必须同时对
    治佛法的「天神化」。因此,「天神化」的对治与否,是「
    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分野(注33)。要说明这点,就
    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印顺导师的「佛身观」和「判教」思想。
    
        四、印顺导师的佛身观
    
    (一)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
    (注 32) 引见前书,页18~22。
    (注 33) 印顺导师在其《六十年》中曾说:「虚大师说『人
        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我以印度
        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性,也严重影响到
        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希
        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 (
        引见《六十年》,页18~19。) 可见印顺导师之所
        以主张「人间佛教」,而对他的老师----太虚大师
        的「人生佛教」有所更改和批评,乃是有见於印度
        佛教和中国佛教的逐渐走向「天(神)化」的缘故。
        因此,「天神化」的对治与否,正是「人间佛教」
        有别於「人生佛教」之处。
    
    102页
      
      印顺导师的佛身观,可以具体而微地,从他的〈人间佛
    教绪言·人间佛教的三宝观〉一文当中的一段,看出来:
         释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从不假冒
       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实的说:「诸佛世尊,皆出人
       间,非由天而得也」(《增壹阿含经》)。这不但是释
       迦佛,一切都是人间成佛,而不会在天上的。又说:
       「我亦是人数」。佛是由人而成佛的,不过佛的断惑
       究竟,悲智功德一切到达无上圆满的境地而已。佛在
       人间时,一样的穿衣、吃饭、来去出入。他是世间的
       真实导师……《法句经》说:「具眼两足尊」,眼即
       知见,知见的具足圆满者,即是佛,佛在两足的人类
       中,处最可尊敬的地位。佛出人间,人间才有正法 (
       注34) 。
    
      从这段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是把佛陀的色身
    ,视为和人间凡人的色身完全相同。佛陀之有别於人间的凡
    人,不在肉体上的殊胜,而在心灵或精神上的高超。也就是
    说,印顺导师以为:佛陀的伟大,是在心灵或精神上,具有
    比人间的凡人更加广大的智慧和悲心,而不是在肉体上具有
    什麽超人的(天)神力。他以为历史上真实的佛陀,不是(天)
    神而是人。佛陀的色身之所以走上(天)神化,则是由於「佛
    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以致「不免渐渐的理想
    化、神化」。有关後面这点,他解释说:
         「佛」是印度迦毗罗卫的王子,经出家,修行而
       成佛,说法、入涅盘,有印度的史迹可考。《增一阿
       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
       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
       在人间,才能受持佛法,体悟真理(原注:法)而得正
       觉的自在解脱,所以说:「人身难得」。「佛出人间
       」,佛的教化,是现实人间,自觉觉他的大道,所以
       佛法是「人间佛教」,而不应该鬼化、神化的。不过
       在佛法的长期流传中,由於「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
       的永恒怀念」,不免渐渐的理想化、神化,而失去了
       「如来两足(原注:人)尊」的特
    ---------------------
    (注 34)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23~24。
    
    103页
    
        色(注35)!
    
       「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一语,是印顺
    导师在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序》中的用词。他
    说:「从『佛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动力,是『佛涅
    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又说:「所以『佛涅
    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为通晓从『佛法』而『大
    乘佛法』的总线索。」又说:「『原始佛教』经『部派佛教
    』而开展为『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经『後期大乘』而
    演化为『秘密大乘』,推动的主力,正是『佛涅盘以後,佛
    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注36)印顺导师再三强调:「佛
    涅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乃是引生纯正的「 (
    原始 )佛法」,一再随著时空而变质为「部派佛法」、「初
    期大乘」、「後期大乘」,乃至「秘密大乘佛教」的根本原
    因。这一变质,一言以蔽之,即是「人间佛教」之精神的沦
    丧、佛陀天神化的日趋严重。尤其是发展到印度佛教最後期
    的「秘密大乘佛教」,其天神化的程度最为严重。印顺导师
    在其《印度之佛教·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第17章)》中曾说
    :「综观密教发展之势,即鬼神崇拜而达於究竟。」(注37)
    他甚至认为,像这样逐步走上天神化的「秘密大乘佛法」,
    乃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原因。有关这点,从其章名----〈密
    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即可看出端倪。
    
    (二)佛身流变的三阶段
    
      事实上,这一流变是渐近的。印顺导师在其〈从依机设
    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文当中,曾把印度佛教天神化的流变
    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而加以说明: (1)初期「以出家的声闻
    僧为中心」,他们的特色是「自在解脱」、「现出清净自在
    的精神」。其次才是以在家的弟子为中心,例如给孤独长者
    、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他们的特色是:
    ---------------------
    (注 35) 引见《契理契机》,页33。
    (注 36) 引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
        出版社,1989(5版),页 3,页 4,页 5。
    (注 37) 引见《印度之佛教》,页 318。
    
    104页
    
    「重布施、持戒,尽力於对国对家人应作的正事」。而最不
    重要的,是「从净居天到饿鬼、畜生」的「鬼神」,「在佛
    教中,处於不关重要的地位」。他们的特徵有二:〈 a〉「
    贪求」,「对世间的五欲,贪心最极强烈」;〈 b〉「忿怒
    」。(注38)印顺导师下结论说:「此初期的佛教,鬼神仅是
    世间悉檀,不加尊重,也不否定。神教色彩极浅,迷信的方
    便极少。内重禅慧,外重人事,初期以出家解脱为中心的佛
    教,是如此。」(注39)
      其次是第(2)期的印度佛教:在家菩萨取得了为主的地
    位,出家弟子转成为辅的状况,而鬼神的地位也相对提高了
    。印顺导师描述说:
         佛灭後五百年的佛教情况,即大乘教兴起的时代
       ……佛教的中心是演变了。处於佛教中心的佛与弟子
       ,都现为在家相。如文殊,观音、普贤、维摩诘、善
       财、常啼等菩萨,可说都是在家的。大乘归极的佛陀
       ,为毗卢遮那佛,也是有发髻,戴头冠的,身上璎珞
       庄严的在家相。……当时,出家解脱相的声闻僧 (连
       释迦佛在内 ),被移到右边去,不再代表佛法的重心
       ,而看作适应一分根性的方便了。……天(鬼畜),不
       远处於外围,地位抬高了,处在左边的地位。举例说
       :传说佛在世时有护法神----金刚力士,本是夜叉而
       已。在大乘佛教中,就尊称为菩萨化身。海龙王、紧
       那罗王、犍闼婆王、阿修罗王,称为菩萨的也不少,
       连魔王也有不可思议大菩萨(注40)。
    
      总之,第(2) 期的佛教(大乘佛教初兴时期),人间佛陀
    和出家弟子的地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家菩萨和鬼神的
    地位。印顺导师下
    ---------------------
    (注 38) 以上引号内的字句,都引自《妙云集(14)·佛在人
        间》,页39。
    (注 39) 引见前书,页40。引文中所说到的「世界悉檀」,
        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 1当中所提到的四种
        「悉檀」之一。(另外的三种「悉檀」是:各各为
        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世界悉檀」
        是佛为了度化众生,而随顺众生的见解,所方便宣
        说的道理。例如宣说有车、有人等。(详见《大正
        藏》卷25,页59,中~下。)
    (注 40)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0~41。
    
    105页
    
    结论说:「这一期的佛教……也是适应於崇奉天神的在家婆
    罗门而发扬起来。……天的倾向发达起来,天神的地位也显
    著起来。所以,这是佛教的人间化,也是天化。」(注41)
      最後是第(3)期的佛教,也说是後期的秘密大乘佛教。
    它的特色是:鬼神的地位提升到最高点,相对地,佛陀和出
    家弟子、在家菩萨的地位低落。这和第(1)期的「原始佛教
    」时期,正好倒过来。印顺导师描述说:
         第三期的佛教,一切情况,与初期佛教相比,真
       可说本末倒置。处於中台(注42)的佛菩萨相,多分是
       现的夜叉、罗刹相,奇形怪状,使人见了惊慌。有的
       是头上安头,手多,武器多,项间或悬著一颗颗贯穿
       起来的骷髅头,脚下或踏著凶恶相的鬼神。而且在极
       度凶恶----应该说「忿怒」的情况下,又男女扭成一
       堆,这称为「具贪相」。那些现在家慈和的菩萨,又
       移到外围去了。至於现出家解脱相的,最在外围,简
       直是毫无地位!这种境况,从密宗曼荼 中,可以完
       全看出。由於天神(特别是欲界的低级的)为佛教中心
       ,所以一切神教的仪式、修法,应有尽有的化为佛法
       方便(注43)。
    ---------------------
    (注 41) 引见前书,41。值得注意的是,引文中,印顺导师
        用了「佛教的人间化」一语,似乎是说第 (2)期佛
        教更接近「人间佛教」的精神了。然而,实际上正
        好相反。印顺导师在此所说的「人间化」,并不是
        「人间佛教化」;事实上,它是「(人间)世俗化」
        、「(庸)俗化」,也就是「天神化」的意思。
    (注 42) 依据秘密大乘教的世界观(曼荼 ),世界(曼荼 )
        的中心是佛陀真身(法身佛)的宝座,名为「中台」
        。
    (注 43)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2~43。事实
        上,印顺导师在其《印度之佛教》第17章第3节---
        -「秘密教之特色」当中,曾描写最後期佛教的特
        色是「淫欲为道」;他说:「密教所崇事之本尊,
        无不有明妃。『事部』则彼此相顾而悦,『行部』
        则握手,『瑜伽部』则相拥抱,『无上瑜伽』则交
        合;此固顺欲界欲事之次第而成立者。第三部虽有
        相
        
    106页
        
      在以上所说的三期佛教中,主张「人间佛教」的印顺导
    师,自然要提倡前两期(特别是第一期)的佛身观,而贬抑第
    三期的佛身观。他说:「初期佛教以声闻乘为中心,中期以
    人(天)菩萨为中心,後期以天(菩萨)为中心。……现在所提
    倡的人间佛教,我们是人,应以人为中心,应摄取印度初中
    二期佛教的人菩萨的慈悲与智慧,特应从悲起智,而不取後
    期佛教的天菩萨法。」(注44)总之,印顺导师以为:由於「
    佛涅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因此经过三期的流
    变,以「人间佛教」为特色的佛身观,逐渐起了本质上的改
    变。这一改变,即是平实、朴素之佛身的(天)神化。而引生
    其变质的触媒,则是重视天神祭祀的婆罗门教。纯正的佛法
    ,在流变当中,大量引进了婆罗门教的「外道」思想和仪礼
    ,以致失去了原初之「人间佛教」的色彩。印顺导师在「天
    神化」和「人间化」之间,甚至抱持著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他说:「人间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间,就是天上,此外
    没有你模棱两可的余地。」(注45)他甚至对於当代提倡「人
    间佛
    ---------------------
        视、相抱事,而行者每以悲智和合解之,然无上瑜
        伽则付之实行。……『无上瑜伽』者,以欲乐为妙
        道,既以金刚、莲华美生殖器,又以女子为明妃,
        女阴为婆伽曼陀罗,以性交为入定,以男精、女血
        为赤、白二菩提心,以精且出而久持不出所生之乐
        触为大乐。眩佛教之名,内实与御女术同。」(引
        见《印度之佛教》,页 323。)更有甚者:「凡学
        密者必先经灌顶,其中有『密灌顶』、『慧灌顶』
        ,即授此法也。其法,为弟子者,先得一清净之明
        妃,引至坛场,弟子以布遮目,以裸体明妃供养於
        师长。师偕明妃至幕後,实行和合之大定,弟子在
        外静听之。毕,上师偕明妃至幕前,以男精、女血
        (甘露)即所谓『菩提心』者,置弟子舌端。据谓弟
        子此时,触舌舌乐,及喉喉乐,能引生大乐云。」
        (引见前书,323~324。)这真是令人结舌瞠目的描
        述!在这一阵阵淫风秽雨的摧残之下,印度佛教焉
        有不灭亡的可能!
    (注 44)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3。
    (注 45) 引见前书,页15。
    
    107页
    
    教」的人士,试图将异教和佛法相通的作法,抱持著批判的
    态度,认为「这对佛法的纯正化、现代化,不一定有前途,
    反而有引起印度佛教末後一著(为神教侵蚀而消灭)的隐忧。
    」(注46)就印顺导师而言,无疑地,他是一个完全不和异教
    委协、商量的佛教高僧。
    
        五、印顺导师的教判
    
    (一)〈法海探珍〉的「三系」教判
    
      要想彻底了解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除了知道他所
    主张的「佛身观」之外,还应知道他所提出来的「判教」。
    他的「判教」思想,先是在1941年,写了〈法海探珍〉一文
    ,说到了印度佛教史上的三个思想体系,并把这三个思想体
    系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三法印相匹配。他说
    :
         从凡夫立足处的无常出发,通过空无我的实践,
       踏入无生寂灭的圣境,这缘起三法印,是佛法一贯的
       坦道。佛法不能离三法印,佛教的演变,不外适应众
       生的机感,给以某一法印的特深解释罢了!不同的深
       刻发挥,不免有侧重某一法印的倾向,这使佛教分流
       出三个不同体系。这三个体系,虽然彻始彻终都存在
       ,但特别在印度三期佛教中成为次第代起的三期思潮
       的主流。就是说这三个体系,适应思想发展的程序,
       从三藏教----小乘的无常中心时代,演进到共大乘教
       ----大乘的性空时代,再演进到不共大乘----一乘的
       真常中心时代(注47)。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所说的印度佛教三体
    系,是指: (1)以「诸行无常」印为主要教义的小乘「三藏
    教」;(2)以「诸法无我」印为主要教义的「共大乘教」;(
    3)以「涅盘寂静」印为主要教义
    ---------------------
    (注 46) 引见《契理契机》,页66。
    (注 47) 〈法海探珍〉;引见张曼涛编,《大乘佛教的问题
        研究》,页32,收录在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
        丛刊》(99),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108页
    
    的「不共大乘」。其中,第(1)期包含了释迦入灭之後到部
    派分裂时的佛教;而第(2)期又称为「性空中心时代」,则
    以《般若经》乃至龙树、提婆所撰写之论典为主的早期大乘
    佛教,它的主要主张是「性空」,因此和「诸法无我」印相
    对应。而最後的第(3)期,则又称为「一乘的真常中心时代
    」,它「展开了万有本真常净的实在论」,「佛性、如来藏
    、圆觉、常住真心、大般涅盘的思想,雄据了法界的最高峰
    」,「达到一切众生成佛----一乘的结论」(注48)。无疑地
    ,这一期的佛教,相对应於「涅盘寂静」印。另外,在〈法
    海探珍〉一文当中,也以「无常论」、「性空论」和「真常
    论」等三名,来分别称呼这三体系的印度佛教思想(注49)。
      事实上,第(3)阶段的佛教还可以更加详细地区分为许
    多不同的体系:首先,释迦入灭後第7~9世纪之间,「婆罗
    门教渐渐地抬头……真常论者(渐渐)代替性空大乘」。印顺
    导师称呼这种佛教为「真常唯心论」或简称为「真常论」。
    其次,「(释迦入灭後第)十世纪中,无著师资,唱道……妄
    心生灭、三乘究竟、念佛是方便」;「这都是与中期[指第
    (2)期]性空者相同」。但是「它批判一切无自性……转上
    唯心论」,则和第(2)期佛教有著根本的差异。印顺导师在
    文中则以「虚妄唯心(论)」来称呼这种佛教。第三、到了释
    迦入灭後第11世纪,「秘密佛教与真常论缔结不解缘,在真
    常本净的理论上发达起来」,「发达到几乎与印度教浑然一
    体的地步」,「念佛(天)三昧,欲为方便,印度群神无不是
    佛菩萨的化身」这即是一般佛教史中所说的「秘密大乘教」
    (注50)。总之,在第(3)期的印度佛教当中,还可以更加详
    细地分出三个阶段:〈a〉真常唯心论萌芽的时期;〈b〉虚
    妄唯识论流行的时期;〈c〉秘密大乘教(与真常唯心论密切
    结合而)流行的时期。因此,我们还必须从印顺导师的另一
    佛教史的分期当中,才能看出他对印度佛教史之全面性的观
    点。
    ---------------------
    (注 48) 引见前书,页34。
    (注 49) 参见前书,页41~44。
    (注 50) 参见前书,页34~35。
    
    109页
    
    (二)《印度之佛教》的五期教判
    
      事实上,他在《印度佛教史》中,曾把整个印度佛教的
    发展,区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是:(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
    归」;(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三)「菩萨为本之大
    小兼畅」;(四)「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五)「如来为本
    之梵佛一体」(注51)。事实上,在一般佛教史中,(一)称为
    「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亦即释迦在世时和入灭後一
    百年左右的佛教。依据印顺导师自己的说法,这一时期的佛
    教具有下面三个特色:〈 i〉「於现实人生的佛教,反侵略
    而歌颂无诤,辟四姓阶级而道平等」;〈ii〉「於未来生天
    之佛教,崇善行以代祭祀万能,尊自力以斥神力、咒力」;
    〈 iii〉「於解脱究竟之佛教,以不苦不乐为中道行;不以
    瑜伽者之狂禅为是,而以戒为足,以慧为目」 (注52)。
      其次的第(二),在一般佛教史中,则称为「部派佛教」
    ;它是真正的「小乘佛教」。部派,意味著佛教已是分裂的
    状态:位於印度西北方的上座部,乃是保守的部派;位於东
    方的大众部,则是倾向大乘佛教的部派。印顺导师解释说:
    「分化之方式不一,而实为急於己利(声闻)与重为人(菩萨)
    两大思想之激荡。」 (注53)无疑地,印顺导师以为:上座
    部偏於「己利」,而大众部则偏於「为人」。
      页第(三)「菩萨为本的大小兼畅」,则是以龙树论师为
    主的,主张「一切皆空」的「中观派」佛教。印顺导师解释
    说:
         佛元四世纪至七世纪……大乘佛教乃盛。……就
       中龙树菩萨,以南方学者而深入北方佛教之堂奥,阐
       一切法性空而三世幻有之大乘,尤为大乘不祧之宗。
       ……此第三期之佛教,说三乘共同一解脱,与根本佛
       教相契应;然佛世重声闻,今则详菩萨之利他,可曰
       :「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注54)。
    ---------------------
    (注 51) 详见《印度之佛教·序》
    (注 52) 详见前书,页 4。
    (注 53) 引见前书,页 5。
    (注 54) 引见前书,页 6。
    
    110页
    
      释迦入灭後第七世纪至千年之间,大乘佛教又分出了「
    虚妄唯识学」和「真常唯心论」。这即是第(四)期的佛教--
    --「倾向如来的菩萨分流」。而分流出来的原因,依印顺导
    师的说法,乃在「如来倾向之潜流」,亦即「如来」的梵天
    化、神化。他指出,「如来」一词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外
    道神我的异名」,亦即「如如不动而为流转、解脱之当体」
    。另一则是「佛陀之异名」,「即证如如之法性而来成正觉
    者;如法相而解者;如法相而说者」。在这第四期的佛教中
    ,这两种意义的「如来」被混淆了,以致佛陀被神格化了(
    注55)。所以,他说:
         如来者,一切有情有如来性,无不可以成佛。如
       来性真常不变,即清净本具之心体。……此真常净心
       ,易与婆罗门之梵我相杂,而其时又适为婆罗门----
       印度教复兴,梵我论大成之世,佛陀渐与梵天同化矣
       (注56)。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以为:这一期的佛教
    ,特别是「真常唯心论」,受到婆罗门教之「神我」(梵我)
    的影响,以致佛陀和婆罗门教的「梵天」渐渐同化、合一。
    无疑地,这是他所最为反对的。
      最後第(五)期的印度大乘佛教是「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
    」,那即是促使印度佛教走向衰亡之路的秘密大乘教。印顺
    导师说:
         (释迦入灭後)千年以降,佛教自各地萎缩而局促
       於摩竭陀以东。以如来不可思议之三密为重点;立本
       於神秘、唯心、顿入之行解、为一切学派、内外思想
       之综合,为一切秘密、迷信之综合。唱一切有情成佛
       ,不复如大乘初兴之重於利他,而求即心即身之成佛
       。奄奄六百年,受异教者之压迫而衰灭(注57)。
    
    (三)「三系」和五期教判的比较
    
      以上五期的印度佛教,其实可以和前面提到的「三系」
    或「三论」相
    ----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35860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