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人间佛教 > 智慧文苑
佛教格言(三)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一覺悟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悟 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 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 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八覺知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
       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
       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 佛說八大人覺經 *-*-*-
    偈誦篇
 ***1
   人生是夢 說夢那知仍囈語 世間多假 弄假誰能不當真
   看破世事驚破膽 識透人情透心寒
       人心曲曲灣灣水 世事重重疊疊山
       一切五欲悉無常 如水聚沫性虛偽
       諸有如夢如陽艷 亦如浮雲水中月
       朝來暮去走西東 人生恰似採花蜂
       採盡百花成蜜後 到頭辛苦一場空
     一日無常到 方知夢裡人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人生不足貴 天壽盡亦喪 地獄痛酸苦 唯有涅槃樂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若復見有空 諸佛所不化
     有命終歸死 無常倍疾箭 人身之難得 如盲龜穿孔
     我本不欲生 忽然生在世 我本不欲死 忽然死期至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善哉阿難 汝等當知 一切眾生 從無始來 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 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 此想不真
     故有輪轉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靈光獨耀 迥脫根塵 體露真常 不拘文字 心性無染
     本自圓成 但離妄緣 即如如佛
     世間種種法 一切皆如幻 若能如是知 其心無所動 
     譬如夢中見 種種諸異相 世間亦如是 與夢無差別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然不息
     如來常說 諸法所生 唯心所現 一切因果 世界微塵 
     因心成體 三界之中 以心為主 能觀心者 究竟解脫 
     不能觀者 永處纏縛
     世間猶如萬花筒 形形色色總是空 
       悟得本來無一物 莫教六賊日相攻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知我 合眼矇矓又是誰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一回 
       不如不來亦不去 亦無煩惱亦無悲
       人間富貴花間露 世上功名水上漚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如流水 相皆共看此明月
       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心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滾滾長
  江東逝水 浪花滔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魚翁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盡付笑談中
     是誰多事種芭蕉 早也瀟瀟 晚也瀟瀟 是君心緒太無聊 種了芭蕉 又怨芭蕉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墮落 合會終當離 有生無不死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世間所見法 但以心為主 隨解取眾相 
       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 一切是分別 
       未曾有一法 得入於法界 有業亦有果
       無作業果者 此第一甚深 是法佛所說 
       雖空亦不斷 相續亦不常 罪福亦不失 
       是法佛所說 我昔未生時 冥冥無所知 
       天公強生我 生我復何為 無衣使我寒 
       無食使我饑 還你天公我 還我未生時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法性常空寂 
       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佛境 不可得思量
       四大原無主 五陰本來空 將頭臨白刃 
       猷如斬春風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落日五湖遊
       煙波處處愁 浮沈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
       知世悉如夢 一切佛如影 諸法皆如響
       令眾無所著 佛剎無分別 無憎無有愛
       但隨眾生心 如是見有殊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法 不被無常吞
       吾有大患 唯吾有身 吾若無身 夫復何患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2
       不求色聲香與味 亦不希求諸妙觸
       但為救度諸群生 常求無上最勝智
       若無世間愛戀者 則無憂苦塵勞患 
       一切憂苦消滅盡 猶如蓮花不著水
     雖在於生死 而心無染著 安住諸佛法 常樂如來行
     不貪著色身 法身亦不著 善知一切法 永寂如虛空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見一切色 乃至觸法 若美若惡 不生愛憎 心得自在 
     無諸過失 廣大清淨 歡喜悅樂 離諸煩惱 心意柔軟 
     諸根清涼
     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 輪迴六趣中 備受諸毒苦
     於此五濁 愛欲之中 應生憂畏 一失人身 難可追復 
     調伏心蛇 令入道果 深思行業 善惡之報 如影隨行 
     三世因果 循環不失
       要無煩惱要無愁 本份隨緣莫強求
       無益語言休著口 不干己事少當頭
       廣知世事休開口 人前總會只點頭
       君若連頭亦不點 一世無惱亦無憂
       大千世界空花影 百代流光夢一場
       放下身心無人我 個中何事用思量
       酒色財氣令心茫 引人沉醉把命喪
       墮落地獄苦難當 哀嚎慘聲滿牢房
       秋風落葉亂為堆 掃盡還來千百回
       不如一笑閒處坐 任他著地自成灰
       竟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破嶺頭雲
   回來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風來疏竹 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度寒潭 雁過而潭不留影
       出污泥而不染 明機巧而不用
       內觀其心 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 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 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 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 空無所空 所空即無 寂無所寂
     湛然常寂 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 即是真淨
     若不斷淫 修禪定者 如蒸沙石 欲其成飯
     經百千劫 只名熱沙 若不斷殺 修禪定者
     譬如有人 自塞其耳 高聲大叫 求人不聞
     此等名為 欲隱彌露 若不斷偷 修禪定者
     譬如有人 水灌漏卮 欲求期滿 縱經塵劫
     終無平復 若不斷其 大妄語者 欲修禪定
     如刻人糞 為栴檀形 欲求香氣 無有是處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求佛菩提 如噬臍人
     欲誰成就
     年年歲歲花相同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寵辱不驚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彌勒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
       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 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痴 不因差別故 皆得成佛道
       我昔與汝等 不見四真諦 是故久流轉
       生死大苦海 若能於世間 遠離一切著
       無礙心歡喜 於法得開悟 世人重珍寶
       我貴剎那靜 金多亂人心 靜見真如性
       眾生非法器 不能見諸佛 若有心樂者
       一切處皆見
       以諸眾生 從無始來 循諸色聲 逐念流轉
       曾不開悟 性淨妙常 不循所常 逐諸生滅
       由是生生 雜染流轉 若棄生滅 守於真常
       常光現前 根塵識心 應時銷落 想相為塵
       識情為垢 二俱遠離 則汝法眼 應時清明
    ***3
     欲明前世因 如今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即今作者是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名譽及利養 愚人所愛樂 能損害善法 如劍斬人頭
     雖空亦不斷 雖有而不常 業果報不失 是名佛所說
     菩薩自念 我於過去 無始劫中 由貪瞋痴 發身口意
     作諸惡業 若此惡業 有體相者 盡虛空界 不能容受
     勿輕小罪 以為無殃 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 剎那造罪
     殃墮無間 一失人身 萬劫不復
       不求名利不憂貧 隱處山深遠俗塵
       歲晚天寒誰是友 梅花帶月一枝新
       閒從絕壑看雲起 坐倚千峰聽鳥啼
       不必更拈言外句 現前聲色是全提
       受恩深處宜先退 得意濃時便可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 從前恩愛今反仇
       貪利求名滿世間 不如破衲道人閒
       籠雞有食湯鍋近 野鶴無糧天地寬
       輪迴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覓修行路
       一失人身萬劫難 急急忙忙苦追求
       寒寒暑暑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
       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時了
       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
       萬萬千千不肯修 百年光陰剎那過
       悲歡離合世偏多 家庭祥和有幾個
       諍名奪利徒為何 莫把歲月空蹉跎
       一失人身難再得 勸君清心唸彌陀
       發願往生極樂國
       晨鐘暮鼓 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 喚回苦海夢中人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相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一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本地風光無限好 落花流水皆文章
     善關閉根門 正念攝心住 飲食知節量 覺知諸心相
     生死不斷絕 皆由貪欲故 怨憎長其惡 愚者之所習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 安消而保壽
       知足知人 雖臥地上 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
       雖處天堂 亦不稱意 不知足者 雖富而貧
       知足知人 雖貧而富
     昔為能仁師 今為佛弟子 二尊不並立 故我為菩薩   法本離語言 動念已失真 欲知佛陀意 直究御心人
     我本無言說 君亦未曾聽 說來皆是妄 一笑傳佛心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法衣披其身 為惡不自禁 茍沒惡行者 終則墮地獄
     心安茅屋穩 性定菜根香 世事靜方見 人情淡始長
     人間私語 天聞若雷 闇室虧心 神目如電
    
 ***4
     我今若不證 無上大菩提 寧可碎是身 終不起此座
       若能如法供養佛 則能念佛心不動
       若能念佛心不動 則能睹見無量佛
       應作心如虛空觀 行住坐臥莫間斷
       深藏功德莫顯露 持善柔心而遊行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我雖宣說極善法 汝若聞已不實行
       如諸病者負藥囊 終不能療自身病
     口頌無常經 心作有常計 具足貪瞋痴 終日說是非
     頓悟雖同佛 多生習氣深 風停波尚湧 理契念猶浸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責 懺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業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非禮勿思
       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 龍蛇之蟄 以存身也
     空門不肯出 投窗也太痴 百年鑽故紙 何日出頭時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縱滅一切 見聞覺知 內守幽閒 猶為法塵 分別影事
     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 無漏真淨
     於外相求 雖經數劫 終不能成 於內覺觀 如一念頃
     即證菩提 此無明者 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 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 了無所得 生因識有 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
     乘悟併銷 事非頓除 因次第盡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若人靜坐須臾頃 勝造恆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化為塵 一念靜心成正覺
       我早年來積學問 亦曾討疏尋經論
       分別名相不知休 入海數沙徒自困
       萬峰深處獨跏趺 歷歷虛明一念孤
       身似寒空掛明月 唯餘清影落江湖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善似青松惡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雪霜打 只見青松不見花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忽動被雲遮
       獨上高峰望八都 黑雲散盡月還孤
       茫茫宇宙人無數 幾個男兒是丈夫
       頓者:頓除妄念 悟者:悟無所得 
       妄念不生為禪 坐見本性為定
       外離相為禪 內不亂為定
       達摩西來一字無 全憑心地用功夫
       若要紙上談佛法 筆尖蘸乾洞庭湖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敗
       天下古今之才人 皆以一傲字致敗
       譬如日月住虛空 一切水中皆現影
       住於法界無所動 隨心現影亦如是
 蓋
  世功勞 當不得一個矜字 彌天罪過 當不得一個悔字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封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我執在前為無明障 法執在後為所知障
       自性迷即是眾生 自性覺即是佛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不謗亦不嫉 當奉行於戒 飲食知止足 常樂在空閑
       心定樂精進 是名諸佛教
     先持聲聞 四棄八棄 執身不動 後行菩薩 清淨律儀
     執心不起 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 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不盡三惑 縱得神通 皆是世間
       有為功用 習氣不滅 落於魔道 
     佛隨眾生心 普現一切身 一念發道心 必成無上道
     盛年不再來 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努力 歲月不待人
     心莫作放逸 聖法當勤學 如是無憂愁 心定入涅槃
     終日跑街坊 心中念佛忙 世人皆不識 別有一天堂
     念佛掃塵埃 心花片片開 烏雲消散盡 明月照靈台
     佛性如明月 妄念如灰塵 破一分無明 證一分法身
     少說一句話 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定多慧少 不離無明 定少慧多 增長邪見 定慧等故
     即名解脫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勝淨明心 本周法界
     不從人得 何藉劬勞 肯綮修證 雖復憶持 十方如來
     十二部經 清淨妙理 如恆河沙 祇益戲論 是故阿難
     汝雖歷劫 憶持如來 秘密妙嚴 不如一日 修無漏業
       遠離世間 憎愛二苦
     眾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 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 旋流獲無妄 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 蓄聞成過誤 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旋汝倒聞機 反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
 
 ***5
       佛智如空無有盡 光明照曜遍十方
       眾生心行悉了知 一切世間無不入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靡不周 而恆處此菩提座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似求兔角
     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 雖歷百千生 終不墮地獄
     過去未來佛 現在諸導師 無有說一法 而得於道者
     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為諸眾生說
     我念佛智慧 最勝難思議 世間無能受 默然而不說
     錯亂修習 猷如煮沙 欲成佳饌 縱經塵劫 終不能成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 二第一義諦 若人不能知 分別於二諦
     則於深佛法 不知真實義 若不依俗諦 不得第一諦
     不得第一諦 則不得涅槃 
     親近明師 聽聞正法 思惟義理 如法修行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長行重誦與孤起 因緣譬喻佛自說
     本生本事未曾有 方廣論議並授記
 窮諸
  玄辯 若一毫置於太虛 竭世樞機 似一滴投於巨壑
       渾身似口掛虛空 不問東西南北風
       一等為他談般若 滴丁咚丁滴丁咚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信為道元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 開示涅槃無上道
       智者溫文有禮 愚者暴跳如雷
       隨諸眾生病不同 悉以法藥而對治
       隨諸眾生心所樂 悉以方便而滿足
       隨諸眾生行差別 悉以善巧而成就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寧受地獄苦
       得聞諸佛名 不受無量樂 而不聞佛名
       所以於往昔 無數劫受苦 流轉生死中
       不聞佛名故 我有方便力 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 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
       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 唯一無二乘
     我以智慧力 知眾生性欲 方便說諸法 皆令得歡喜
       若以因地 以生滅心 為本修因
       而求佛乘 不生不滅 無有是處
     離身不見法 離法不見身 不一亦不異 應當如是見
     若人生百歲 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了解之
     諸論各異端 修行理無二 偏執有是非 達者無違諍
     若人壽百歲 勤事天下神 象馬用祭祀 不如行一善
     佛知眾生心 性分各不同 隨其所應受 如是而說法
     佛說一切法 為度一切心 我無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雖有智慧 不如乘勢 雖有鎡基 不如待時
 
 ***6
       菩薩種種方便門 隨順世法度眾生
       譬如蓮花不著水 如是在世令深信
       學佛在心不外求 心地慈悲德具足
       貪瞋痴慢疑妄盡 不動無明是活佛
 聖
  眾若和合 世尊所稱譽 以眾和合故 佛法得久住
   來者不歡喜 去亦不憂慼 不染亦不著 二心俱靜寂
   若住於分別 則壞清淨眼 愚痴邪見生 永不見諸佛
 無鬥無
  有諍 慈心愍一切 無患於一切 諸佛所歎譽
 覺
  成就故 當知菩薩 不與法縛 不求法脫 不厭生死
   不愛涅槃 不敬持戒 不憎毀禁 不重久習 不輕初學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 咫尺千里 問予何適
       廓爾亡言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
       住相布施升天福 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時箭還墮 招得來生不如意
       人生恰似夢一場 是非人我莫逞強
       頃刻一聲鑼鼓響 不知何處是家鄉
       是非憎愛世偏多 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 放開笑口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份 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 自然證得六波羅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沒意智
       欲學無上菩提 不可輕於初學
       相逢畢竟是有緣 歡喜微笑人人好
       世事豈能盡如意 寬肚包容日日安
       千里修書為道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造城秦始王
   大肚能容 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 笑開天下古今愁
       寬恕別人的過失 就是自己的榮耀
       常樂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捨中
 瞋
  恚生地獄 亦作蚖蛇形 是故當捨恚 更莫受此身
   念當廣惠施 終莫斷施心 必當值聖賢 度此生死源
   三業不造惡 不傷害有情 若正念觀空 可免一切苦
   戰勝增怨敵 敗苦臥不安 勝敗兩俱捨 臥覺寂靜樂
 遠離
  於鬥諍 惱害及瞋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
   若見破戒人 不說其過惡 應當念彼人 久久亦得道
   遇事善思惟 勿遽行怒暴 今時雖不用 時至受大樂
 設
  有供養我 及過去諸佛 施我之福德 瞻病而無異
   一切是考驗 看你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 須再從頭鍊
   修慧不修福 羅漢托空缽 修福不修慧 白象掛櫻珞
   諍是勝負心 與道相違背 便生四相心 何由得三昧
 萬
  境本閒 唯心自鬧 心若不生 境自如如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愛憎 洞然明白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假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知過能改 善莫大焉
   若以諍止諍 至竟不見止 唯忍能止爭 是法最尊貴
   忘機是佛道 分別是魔境 三界都不留 方為出世人
   攻人之惡毋太嚴 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 當使其可從
    
 ***7
       除滅一切諸心毒 思惟修習最上智
       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
       若人欲知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
       孔雀雖有色嚴身 不如鴻雁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 不如出家功德勝
       守口攝意身莫犯 莫惱一切諸有情
       無益之苦當遠離 如是行者得度世
       巖下白雲常作伴 峰前碧障以為鄰
       免干世上名與利 永別人間愛與憎
   我有一布袋 虛空無罣礙 展開遍十方 入時觀自在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 問路白雲頭
   若有比丘尼 不修八敬法 此非釋種女 猷如旃陀羅
 離
  欲深正念 淨慧修梵行 志求無上尊 為諸天人師
   一切諸法中 因緣空無性 息心達本源 故號為沙門
   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 眾生心垢淨 菩提影現中
   出家之利 高於須彌 深於巨海 廣於虛空 所以然者
   由出家故 方得成佛 三世諸佛 未有不因 捨家出家
   成佛者也 居家逼迫 猶如牢獄 一切煩惱 因之而生
   出家閑曠 猶如虛空 一切善法 由之增長 若在家居
   不得盡壽 淨修梵行
   君子:學以聚之 問以辨之 寬以居之 仁以行之
   譬如明眼人 能避險惡道 世有聰明人 能遠離諸惡
   譬如蜂採華 不壞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然
   不違戾他事 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 若正若不正
   不動道場 遍十方界 身含十方 無盡虛空 於一毛端
 現
  寶王剎 坐微塵裡 轉大法輪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水中明月鏡中花 把捉勞心亂似麻
       飛出紅塵脫俗網 山谷寄身把世忘
       塵事紛紛一筆勾 林泉深處任遨遊
       蓋間茅屋牽羅補 開個柴門對水流
       釣月樵雲共白頭 也無榮辱也無憂
       相逢話到投機外 山自青青水自流
       左圈右圈圈不了 不知圈了有多少
       而今跳出圈圈外 恐被圈圈圈到老
       問君何事入空門 微笑代答心安閒
       落花澗水漂流去 非有自悟訴枉然
       平湖秋水浸寒空 古木霜飛落葉紅
       石徑小橋人跡斷 一庵深鎖白雲中
       暑往寒來春復秋 百年歲月剎那過
       眷戀紅塵苦惱多 不如放下把道修
       孤僧寄居掬月丘 俗事不擾心安悠
       意動下湖盪小舟 但將憎愛化為波
       孤僧棲身掬月山 不求名利日悠然
       請問佛法不二談 且靜塵心聽樹蟬
       修習空花梵行 晏坐水月道場
       降伏鏡裏魔軍 大作夢中佛事
       終日忙忙無了期 不如退步隱清居
       草衣遮體同羅緞 野菜充飢勝飽肥
       世事紛紛如電閃 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功夫理是非
       入深山住蘭若 岑崟幽邃長松下
       悠遊靜坐野僧家 闃寂安居實瀟灑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 非靜無以成學
       書畫琴棋詩酒花 當年件件不離他
       如今七事都更變 柴米油鹽醬醋茶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似人
       不留榮辱於心境 則能不招煩惱
       不掛功名於言行 則能避免妒忌
       發言和悅離粗獷 言必知時無所畏
       了達於義如法行 遠離愚迷心不動
   欲離諸生死 安穩到涅槃 一切如來說 持戒最第一
   涵養怒中氣 提防順口言 謙恭原益己 輕薄易招愆
   凡夫學道法 唯可心自知 造次向他道 他即反生謗
 諦觀
  少言說 人重德能成 遠眾近靜處 端坐正思惟
   但自觀身行 口勿說他短 結舌少論量 默然心柔軟
 無
  知若聾盲 內智懷實寶 頭陀樂閑靜 精修離懈惰
   凡夫學道法 但隨諸相轉 不了法無性 以是不見佛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讎家
 無
  念念即止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記 長御白牛車
   心不離世間 亦不住世間 非於世間外 修行一切智
   譬如水中影 非內亦非外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 若識本心
       見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師佛
   若有諸眾生 未發菩提心 一得聞佛名 決定成菩提
   若有智慧人 一念發道心 必成無上尊 慎莫生疑惑
   汝不離世間 亦不著於世 行世無障礙 如風遊虛空
   忍辱第一道 佛說無為最 出家惱他人 不名為沙門
   一切惡莫作 當奉行於善 自淨其志意 是則諸佛教
   口意不行惡 身亦無所犯 當除此三行 速脫生死關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外息諸緣 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智者不惑 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攝心為戒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是則名為 三無漏學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剎塵心念可數知 大海中水可飲盡
       虛空可量風可繫 無能盡說佛功德
       譬如淨日月 皎鏡在虛空 影現於眾水
       不為水所雜 菩薩淨法輪 當知亦如是
       戒為無上菩提本 應當一心守淨戒
       若能堅持淨戒者 是則如來所讚歎
     假使熱鐵輪 於汝頂上旋 終不以此苦 退失菩提心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雖有佛性 要因持戒
     然後乃見 因見佛性 得成正覺
   念佛音聲慢水流 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
   正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 左右迴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 不枉空門作比丘
    
 
 ***8
       菩薩所修眾善行 普為成就諸群生
       令其破暗滅煩惱 降伏魔軍成正覺
       一切眾生具諸結 所有隨眠與習氣
       如來出現遍世間 悉以方便令除滅
       如來智慧不思議 悉知一切眾生心
       能以種種方便力 滅彼群迷無量苦
       諸佛法身不思議 無色無形無影相
       能為眾生現眾相 隨其心樂悉令見
     人天小果 有漏之因 如影隨行 雖有非實
     淨智妙圓 體自空寂 如是功德 不可世求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九界眾生離此法 上無以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捨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生
       初悟毘盧法界 後修普賢行海
       大士體空而進德 凡夫悟空而退善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一切諸如來 以無量方便 度脫諸眾生
       入佛無漏智 若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
       譬如淨滿月 普現一切身 影像雖無量
       本月未曾二 一切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
       種種方便化眾生 令所修治悉成就
       一切十方皆遍往 無邊際劫不休息
       常聞如來 說如是言 自未得度 先度人者
       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 能覺他者 如來應世
   若以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仔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若使人作樂 擊鼓吹角貝
   蕭笛琴箜篌 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智 語(一)
 悲觀的人是在機會中看到危險,樂觀的人是在危險中看到機會。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努力培養良善的心地與睿智的行為,而不要輕易與人辯論,良善的心地和睿智的行為,才是感化邪見眾生的最佳途徑。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而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完美的聲名,或勳功偉業,總是容易受到他人的忌妒,猜疑、怨瞋的。故做為一個君子,便要明哲保身,不能一人獨佔,使人生怨恨誹謗。
   內部有了純潔無瑕的心靈,外表才會發出閃爍的光明。
   一個人的生命旅程,如果不像佇立在海邊的巨石,讓海浪沖擊,就看不到漂亮的浪花。
   任何的生活,都沒有傷感的必要。緬懷過去,更別忘了要策勵將來。常常給自己追溯反省的機會,把握時間去妥善利用人生之旅。
   要學佛先學做人,要學做人先得經過磨鍊。就像一把鋒利的刀一樣,先要經過千鎚百鍊,然後細心的去琢磨,才能成為得心應手的利器。
   人生就像在大海中的孤舟,漂浮不定,何其短暫與脆弱......如何能掌握自己的方向,堅定自己的意志,在短暫的生命裡,創造無限的永恆,在脆弱的生命中,證得至剛博大的理體。
   人生一切都是無常的,任何一事物都不能永遠的存在。盛極必衰,榮昌的也必然會枯謝,無論何物都逃不過生滅之法,這就是絕對的真理吧﹖
   唯有般若,才是佛法不共於世間哲學與宗教的分水嶺。唯有般若,才能開顯佛法的究竟真義。
   希望是構成生命的原動力,理想是生命的泉源;失去它生命就趨於枯萎。
   善學佛者:依心不依古,依義不依語,隨時變通,巧逗人意。依天人界,進化界,種種學問,種種藝術,發明真理,俾益有情,是謂行菩薩道。布施佛法,終不以佛所未說而自盡,佛所已說而自泥,埋沒己靈,人云亦云。
   對治魔難方法:一、殷種祈請,求佛加佑,使入正途。二、懺悔一切罪業及努力使身口意清淨。三、培養慈悲,廣行善事,作利人濟世之行。四、破除以自我為中心之種種法執著。五、觀一切法空,畢竟如幻,深觀無我及般若空性。六、將一切善行回向。
   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自大與懶惰。
   智度論云: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有念:是魔業,無念:是法印。
   不必羨慕別人的收穫,但問自己是否有在耕耘。
   宗教的目的,乃是要導引世人,步上和諧安祥的康莊大道。所以各宗教不應該互相誹謗,讓沒信仰者,更加歧視宗教。
   一個修行者,在漫長的歲月當中,必定會遭遇到無數外力的摧殘,但卻依舊要傲然地挺立。
   一個學佛者,更要從清靜的生活中,去學習如何甘於淡泊、如何莊嚴自己、如何在逆境中處於泰然、在順境中不迷失自己。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實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知識與經驗,首先試著如何去接納別人。以誠懇謙虛的態度,從事心性上的歷鍊與修養。
   一個發菩薩願的修行者,應該時常提醒自己,生命就在呼吸間。所以只要
 認
  為是自利與利他的事,就不必畏懼旁外的是非,勇往直前的去完成它。
   不必表現突出奇異,內中有德自會感於表。
   缺乏真誠,敷衍塞責,歷久露偽,人將鄙棄。
   以無益的話,去佔別人有用的時間,不僅使人討厭,簡直是不道德的。以有用的時間去做無用的事,非但無補實益,簡直是蹧蹋人生。
   吾不攝眾,亦無所教誡,不強人以從己,不飾異以動人。吾的處世方式,只是隨緣安然罷了。
   立人之極,建佛之因,人道之正果,即大乘之始階。盡吾人的能力,專從事利益人群,便是修習佛的因行。由遵行人倫的道德,養成人格,而漸修菩薩行。
   厚以待人,嚴以律己,以貢獻代替佔有,以力行代替空言。
   漫長的人生旅程,如果沒有宗教的信仰,就好比失去指南的大海孤舟,不知歸宿何方。所以說,人不可無宗教信仰。
   寧願肯犧牲精神,物力獻身為教為人而求得名利,我以為是可讚嘆的。
   松柏不經過嚴霜的冰凍,怎麼會蒼勁峻逸﹖寒梅不經過風雪的浸襲,怎麼會高節清香﹖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經得起一切考驗的人,成就自然歸於他。
   理不明,則不能辨別是非;心不公,則不能裁度可否﹖惟理明心公,則於事無所疑惑,而處得其當也。
   常批評別人的缺失,會使自己後患無窮。
   一個人不要問你的工作貴賤和階級的高低,而要問的是你所作的工作對國家及社會有無貢獻。
   一個人必須要有清廉的操守,然後才能有偉大的作為。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想做一個聰明的人,需細心去聽人家說話,以鎮靜的態度來回答。無話可說的時候,要懂得三緘其口。
   政治只能治外在,宗教在治人心。宗教能輔助政治,政治能擁護宗教。
   一切事業的成就,均繫於願力,願力就是創造性的動力。
   儒家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彰父母,孝之終也」。
   人與人之相處,若能時時抱著感恩的心,則仇恨忌妒便會消失無蹤,生活才能獲得美滿。
 歷
  代的許多隱士,雖自言不愛名,實際上他是為了求得一個「不愛名的名」,修行者當謹慎之。
   我只不過是個願盡一點殘餘的微熱,為眾生發一點光的僧侶。
   大集經云:「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一唸佛 ,得度生死」。
 蕅
  祖云:「真能唸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唸佛,不復起貪瞋痴 ,即大持戒。真能唸佛,不記人我是非,即大忍辱。真能唸佛,不消間斷,即大精進。真能唸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唸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不論古德、時賢,也不分禪、教、顯、密;凡大徹大悟超越學位者,無不以稱名唸佛為淨業,來安排「最後一著」不然機不普,道不純,不名大乘。
   菩薩坐禪,不唸一切,唯唸一佛,即得三昧。
   若觀生死而厭怖,欣樂涅槃,則墮非道,不能利樂一切有情,通達如來境界。
 諸
  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阿難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身雖出家,心不入道。
 雖
  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祇益戲論。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佛云: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
 攝
  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設
  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設
  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設
  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普廣菩薩白佛言:「既十方淨土,均可往生,何故經中獨讚阿彌陀佛獨多」?佛言:「普廣;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心亂無志,為令眾生趣向歸一,易於成就,故偏讚一佛土耳」。
   末世眾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不修淨土,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脫生死,萬難,萬難...。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信願行三 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 為唸佛秘訣。
 諸
  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唸佛求生淨土。
   唸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第一妙法。
   唸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念力之淺深。
   唸一佛名哭一聲,聲聲哭向大悲尊,此回若不歸家去,更向何生度此生。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諸
  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謂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無間,行住坐臥,唯有此一念,更無二念。不為內惑外境之所動亂,名得事一心。何為理念﹖了知能念之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一如,無有二相,唯是一心,寂然不動,名得一心。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智 語(二)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
  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生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過
  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
   若能知空者,是名知涅槃,若能知涅槃,是名佛弟子。
   具縛凡夫,若發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濁惡世界中,眾生煩惱力強,在尚未斷除煩惱,獲證無生法忍前,心隨境轉,為聲色所縛,常墮三惡道中,焉能救度眾生。
   於此五濁愛欲之中,應生憂畏,一失人身,難可追復。調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業,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佛云: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智人。二、愚人。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輕受。愚痴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戒雖是我所制,餘方不以為清淨,皆不應用。雖非我制,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眾生分為三類:一、造作十惡業的眾生,將來一定要墮落下去的,是為邪定聚眾生。二、已發心修行,決定走上大乘佛道,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是為正定聚。三、遇到善緣就可趣向佛道,遇到惡緣就趣向惡道,是為不定聚。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入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諸
  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不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
 維
  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夫說法者 無說、無示。其聽法者 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佛云:有二種人謗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心故。二者,雖信不解義故。善男子!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
   佛云:「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佛初轉的法輪,就是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一、示相轉: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作證轉: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古聖所制的戒條是死的,時代社會的變遷是活的。用古代之戒鏈套在現今的每一位佛弟子身上,顯然是一件不合時宜的事,若不隨時制宜,佛教焉得不衰滅﹖
   大凡一個領導者,如果不講求法治,就會陷於混亂。如果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就是違背時代的潮流。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諸
  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成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菩薩應學十法:誦習多聞、虛閑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
   佛陀在菩提樹下,夜賭明星,豁然大悟,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祇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執著,則清淨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妙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話會。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故修道人直下無心默契,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
   道是從少欲、知足、寂靜、正念、正定、精進、正慧、無戲論等八法得到的。
   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
   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
   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佛告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
 觀
  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若不生諸佛國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誓不成正覺,惟除不善及不至誠」。
   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
   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為的是些許的傲骨,為的是不肯茍合世俗,不願墮隨與眾同流的堅持。
   哲人說:「財物易使人腐化,權利易使人瘋狂」。
   面對人類歷史文化的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要有『讓你的雙腳踏在上一代的肩膀」的不讓雄心,也都要有「讓下一代的雙腳踏在你的肩膀」的寬宏雅量。
   強者 在寂寞中站起來。弱者 在寂寞中倒下去。
   孤獨有時並不完全不好,孤獨可以使我們冷靜,理智思考、反省。古今多少的哲學名理,多少藝術的發明、結晶,都是從孤獨的環境裡產生的。
   梁啟超說:「佛學之最大綱領,曰悲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恆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又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憨山大師云:「以余生人道,不越人乘,故師孔子。以知人欲為苦本,志離欲行,故少師老莊。以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知十界唯心之影響也,故皈依佛」。
   佛與眾生同稟一真如性,此真如之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無始以來未曾變異。好比明鏡,雖能映現萬物,而永不與此幻影和合。諸佛聖賢,明達此理,守此自性,故得享無生大樂和隨緣度眾生。凡夫則不然,貪染塵境,捨鏡體而取幻影,隨幻影而起憎愛之情,於無生中,妄受生死之苦。
   今欲出離生死,亦至簡單,但調伏貪欲,不認六塵緣影為心,但對鏡中的幻影不再馳逐,自然妄盡真露。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各種宗教中,我所讚成的是佛教」。
   當時印度最高的學術是五明和四吠陀:一、語文學的聲明。二、工藝學的工巧明。三、醫藥學的醫方明。四、論語學的因明。五、宗教學的內明。四吠陀即是:一、養生之法的梨俱吠陀。二、祭祀祝詞的傞馬吠陀。三、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四、咒術文獻的阿闥吠陀。
   佛云:「我說的法,如鏡子一樣,是要你反照自己的」。
 華
  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大乘者智慧廣大,善能建立一切法。最上乘者,不見垢法可厭,不見淨法可求,不見眾生可度,不見涅槃可證,不作度眾生心,不作不度眾生心,是名最上乘,亦名大般若。
 賢
  首五教:一、小教:但名人空,不說法空;但求自利,不肯利生;即台宗藏教,貪著小乘,三藏學者,但證我空之理,但了分段生死。二、始教:始者初也,即大乘初門,故名為始。此教有空宗、相宗二種,若約但明諸法皆空義,「為空宗」台宗通教。當體即空,不待滅色而後空,一切身心世界,猶如空花鏡像,即色即空。若約廣談諸法差別義「為相宗」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多談法相,少說法性,有成佛不成佛,亦名分教。若約真妄,則有六凡依正因果。返妄歸真,則有四聖依正因果,即台宗別教,十界具足,差別不同也。三、終教:說如來藏緣起正理,如來藏隨緣,成一切法「俗諦」,緣起無性「真諦」,一切皆如「中諦」。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理,故名為終,亦名實教。多說法性,少說法相,縱說法相,亦會相歸性,以稱合實理而說,故名為實。此教真俗二諦圓融,即台宗圓教雙照義。四、頓教:不依地位漸次,亦不說法相。唯辨真性,絕相泯心,一念不生,即名為佛,頓超佛地,不歷三祇,故名為頓。此教離一切相,即台宗圓教雙遮義。五、圓通教:說一切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身毛塵剎,互相即入,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故名為圓。「三細:一、無明業相;二、能見相;三、境界相;六粗: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
 
 智 語(三)
   如來是佛具足十號之第一號,如是不動不變之義,來是去來隨緣之義。六凡法界: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來而不如,以隨緣而來,三界受生,心為境動,見色被色動,聞聲被聲動,此心轉變不常,故曰來而不如。二乘法界:聲聞、緣覺。如而不來,以其分段生死已了,安住化城不動,沉空滯寂,得少為足。雖經如來呵斥,不肯涉俗利生,視三界如牢獄,觀生死如冤家,故曰如而不來。菩薩法界,非如非來,非同二乘,耽著涅槃,不肯從空出假之如。非同六凡,隨業受報,終日被境所動之來。而菩薩廣運慈悲心,往來六道,處塵不染,乘願利生,不住涅槃,不畏生死,故曰非如非來。佛法界,亦如亦來,故稱如來。不為一切煩惱所動,不被世間八風所動,觀察眾生,機緣成熟,示現八相,(下兜率、托母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3017967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