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这段经文讲述的四无量心,也是菩萨道的精神所在,能帮助我们培养慈悲济世的胸怀。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成就佛陀那样的圆满人格,成就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这都必须从行菩萨道开始,从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开始。
一、慈无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慈,为与乐,就是给予他人快乐。在培养慈心的同时,就能远离恼害之心,永不生起伤害有情的想法。对于一切众生,哪怕是曾经的冤家仇敌,哪怕是想要加害于自己的人,都能平等无别地施予慈心,这也就是佛教倡导的“无缘大慈”。无缘,即不讲任何条件。世人给予他人帮助时,总是会有各种考虑:此人与我有关吗?是否有必要帮助他?会不会影响我的事业?会不会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往往会在内心反复计较一番再决定是否帮助,是否施予慈心。而在菩萨的心目中,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无别的。众生与众生是平等的,众生与自己也是平等的。没有谁会有心伤害自己,没有谁不是处处为自己着想,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自他不二,认识到自己和众生之间本无差别,自然就会处处替众生着想,自然也就能够给予众生全部的、由衷的慈心。
二、悲无量
“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悲,为拔苦,是将众生从痛苦深渊中解救出来。因为修习悲无量心,就能时时对有情生起怜悯和关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无厌倦。佛教提倡的慈悲,与儒家的“仁”有相似之处,但内涵更为深广。儒家提倡“仁爱”,却非遍及一切生命。如“君子远庖厨”之说,虽不忍见动物被杀,但只是躲避,并未进一步倡导以不杀生来实践对生命的尊重。而佛教所提倡的是“同体大悲”。同体,是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维摩经》中,有人问维摩居士因何患病?居士的回答是:“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因为众生处于病痛中,所以维摩才会生病。一旦众生的病痛消失,他的病也将随之痊愈。就像母亲对待病中的孩子,哪怕是再大的痛苦,也宁愿由自己代替孩子承受。如果可能,甚至愿意以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健康。那么,这样的悲心是否就等同于佛菩萨的悲心呢?并非如此。虽然母亲的悲心极为强烈,但这种悲心往往是狭窄的,只是针对自己的骨肉,而不能遍及法界一切众生。
菩萨的修行,须将母亲对孩子的悲心扩展至无量,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对象。所以,修习四无量心可从亲人开始,对自己最容易生起悲心的对象开始。从慈悲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进而扩展至亲朋好友。再进一步,扩展到与自己无关的大众。最后,扩展到自己的冤家仇敌,乃至蚂蚁、蚊子等一切有情。若能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慈悲心就修习成就了。
三、喜无量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喜,为随喜,是相对嫉妒而言。通常,人们往往会因执我而产生这样那样的嫉妒心。因为这一障碍,很难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而修习喜无量的菩萨,对于一切善行及其实践者,都会生起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欢喜。就像对待自己所取得的荣誉和成就那样。这也是检验喜无量心的标准。看到别人修善时,是欢喜,还是厌恶、嫉妒?哪怕有一点点不以为然,就说明这一心行尚未成就。
修习喜无量的程序,也和修悲无量相似。首先,可从我们熟悉的亲友开始随喜,对他们的善行和成就心生欢喜,真诚赞叹,就像父母为孩子的成就感到欢喜、自豪那样。接着,将这种欢喜心扩展到更多的人,包括陌生人。最后则是和我们有利害冲突的人,对他们的善行和成就,同样要随喜赞叹。随喜,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发自内心,否则就是口是心非的假话了。在心口合一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落实于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随喜有情的善行,才是完整、全面的随喜。
四、舍无量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舍,为平等,是相对分别而言。修习舍无量,须对亲人和冤家一视同仁,对顺境和逆境不起分别,不起爱憎,以平常心处之。并将这一心态扩展到一切环境、一切众生。在四无量心中,平等舍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慈、悲、喜都不可能达到无量。原因何在?只要我们还存在好恶之别,就会慈悲某些众生而不慈悲另一些,就会随喜某些众生而不随喜另一些。即使我们能慈悲很多众生,但只要有一个众生不在我们关爱的范围内,就不是佛菩萨那样的无限心行。(选自济群法师《幸福人生的原理》)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3017693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