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一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
杭。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
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告发,当坐死罪,押赴市曹处斩。
文穆王派人视之,指令监刑人,若见犯人惧怕,即杀之;否则释放之。大师临
刑镇静自若,面色不改。文穆王钦佩其胆识,便将大师免刑释放。
被释放后,大师投明州翠岩禅师出家,次参天台德韶国师,发明心要。受
法嗣,为法眼宗嫡孙。
大师常修法华忏,精进禅观,常感瑞应。一日中夜旋绕次,见普贤菩萨前
所供养的莲华忽然在手。大师思忖素有二愿,一愿终身常诵《法华经》,二愿
毕生广利众生。忆此二愿,复乐禅寂,进退迟疑,莫能自决,遂上智者禅院作
二阄。一是一心禅定阄,二是诵经万善庄严净土阄。大师于佛前冥心精祷,信
手拈之,七次并得净土阄。由是,大师一意专修净业。诵经三载,见观音菩萨
以甘露灌口,从此发得观音辩才。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师受吴越忠懿王邀请,复兴杭州灵隐寺,次
年迁住永明寺,接化徒众。大师日行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其中重要的项目
有:受持神咒(大悲咒、尊胜陀罗尼咒)、念佛、礼佛、忏悔、诵经(《法华
经》、《般若心经》、《华严净行品》)、坐禅、说法。每日虔礼十方十佛、
释迦、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势至等,每夜施食于旷野鬼神等。大师发愿
求生西方,日念弥陀圣号十万声。日暮时往别峰行道念佛,随从常数百人。清
宵月明之夜,时闻螺贝天乐的音声。忠懿王敬重其德,闻此大为感动,感叹:
"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为大师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赐号智
觉禅师。
大师住永明十五年,弟子数千人。常为众人授菩萨戒,施食放生,泛爱慈
柔。一切功德悉皆回向众生,以作往生净土之资粮。劝勉大众老实念佛,以身
作则,坐断一切狂慧口舌,解散一切义学藩篱,精修万行,庄严净土。
宋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焚香辞告众人,跌坐而化,时年七
十二岁。著作宏富,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神栖安养赋》、《唯
心诀》、《受菩萨戒法》等凡六十余部问世。可谓一代硕学。据云:永明大师
乃阿弥陀佛示现。现今阿弥陀佛圣诞日乃以永明大师的出生日为准。
永明大师圆寂后,有一从临安来的僧人,经年绕大师塔,旁人问他何故绕
塔?那僧人回答:"我在一次大病中到过冥界,看见阎王殿左边供了一幅僧人像,
阎王常在像前礼拜,我私下询问:阎王礼拜的僧人是谁?得到回答是:那僧是
杭州的永明延寿禅师。大师灵逝,未经冥府,直接往生西方上上品。阎王敬重
大师德业故,天天礼拜。所以我来这里绕塔,以示恭礼之心。"
2.思想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为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
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
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华严一乘为究竟圆妙,以吾人灵明妙心为万法之本源,
以西方净土为最终归宿。后世诸宗渐融趋归净土,以慈愍三藏开其先声,以永
明大师为实质开端。大师净土思想略标有三。
(1)唯心净土不碍炽然求生。
有人以禅宗理念诘难大师: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起欣厌情,兴取舍
念,有乖唯心之理,何成平等之智?
大师针对这类发问,首引智者大师《十疑论》之说:智者求生净土,而了
达生之实体不可得。须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理事圆融。《如来不思议境界
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
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可见这种境界非凡夫所能。
若信力未充,心散浮动,观行浅薄者,必须发愿往生,以仰仗阿弥陀佛愿
力增上缘,速成菩萨道,尔后倒驾慈航,救济苦难众生。故了达唯心净土之理
念,正须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否则,便属邪见谤法人。
(2)往生净土之因。
大师以持戒习禅为上品之因,行道念佛为中下品。九品之行从定心专心中
生。所谓定心修止观,得上品往生;专心唯念佛名号,众善以助之,发愿回向
往生,此即下品往生。
大师重视戒律,尤重菩萨戒。认为发心受菩萨戒,信受大乘,即使破戒,
念佛忏悔,亦可往生。若受戒又造恶业,以过去持戒力,听闻大乘善根力,临
终念佛,遇善友开示,又因善业弱,恶业重,但以菩萨戒,成为往生必要条件,
故以菩提心为往生净土之正因。
大师佐证恶人临终十念往生,临终时,心力能胜终身行为,是时少许,心
力猛利,如火量虽小能作大事。由于临终之心决定勇健,能胜百岁行力,如人
入阵,不惜身命得以冲出重围,此为临终十念法门之神效。
(3)禅净四料简,修持之龟鉴。
料简是衡量抉择的意思。大师是法眼宗祖师的身份,诠释禅宗与净宗的内
在关联,为后世修行人建构了一个禅净利弊得失的参照系,影响后人甚大。印
光大师对四料简亦极为推崇,赞云:"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
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可谓"迷津宝笺,险
道导师"。大师四料简是: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对四料简的诠释,诸家多有不同,兹谨依印光大师之说,略敷陈之。
要理解四料简的含义,首须详知,禅是什么?净是什么?"有禅"指的是什
么意思?"有净"又是指何意思?印祖认为:禅与净土两个概念,是从理体与教
义的角度而言,有禅与有净,是从对机与修持的方面来立论。从理教的角度来
看,禅与净无二无别,然从对机与修持的角度判言,禅宗与净宗却大有悬殊。
修持门径不同,所证理体并无异致。
何谓禅?即吾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何谓净?
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言。
何谓有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明心见
性的境界。何谓有净?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之
事。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
或有信愿,而不恳切,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由此,可将大师四料简译白如下:
若人明心见性又念佛求生净土,
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
现世堪为人天大导师,
来生即可成佛作祖。
若人未能开悟但念佛求生净土,
万人修持万人得以往生成就;
彼土花见面觐阿弥陀佛,
又何愁不大彻大悟?!
若人明心见性而不念佛求生净土,
十人中便有九人将会走错路头;
假若命终时中阴身现前,
瞬刻便随业牵引轮转生死。
若人既未开悟又不念佛求生净土,
临终现出地狱的铁床与铜柱,
阿鼻城中受苦万劫与千生,
自业自受,无人替代。
大师四料简,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
无穷的受用,上根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宗阵地,老实念佛,
总以西方净土为最后指归。大师身体力行,理事双修,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
样。如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早年修禅,每谓:永明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
净土;况今末法,允宜遵承。于是专修净业,弘扬莲宗。近代圆瑛法师,早年
修禅,三十岁后,受永明大师启发,亦归心净土,自谓"三求堂"主人(求福求
慧求生净土)。
综上所述:永明大师的净土思想与实践,颇具特色,以法眼宗第三代祖师
的身份,导归净土,最终成为净宗第六祖。一身双任两宗祖师,故作禅净料简
亦最具资格。其会宗各家导归净土的思想,延至今日尚有生命力。足证大师乃
德业与学识俱皆卓著的净宗祖师。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55078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