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人间佛教 > 智慧文苑
生活的常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就象永不平静的大海,随着业力的使然漂流,人被淹没其中,偶尔想停下来时,也早已迷失了方向。现代人的生活多是如此,他们一刻不停地忙着,忙应酬、忙休闲、忙吃喝玩乐,人生本来的那份从容、平淡早已被所谓的“时尚”、“休闲”所充塞、打破,一旦面对自己的灵魂时,才发现连支撑自己生命的最起码的信念也没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要么前进,要么后退。为了生存,我们不能允许自己后退,于是投身竞争的人群中,让自己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可是,往往在被别人承认了自己价值的同时,有时也许要付出一生的心血。很多时候,人们在竞争中失掉了自己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而陷入对社会人生的焦虑与惶惑之中。大家匆匆忙忙地、声嘶力竭地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那个角色,不过是千百劫以来轮回过程中的一个点,不过是热闹背后的想极力掩盖的深深的寂寞感。大家都需要证明自己,需要被他人认同,但却不明白,整个社会构筑的这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根本就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它引导人们纷纷向物质追逐,而忽略精神因素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人生命的立足点。

  事实上,这个社会给人的是一种混乱的、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导向,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就在这种状态中走过了他的一生。厨川白村在他的《苦闷的象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生活在现代的人们的生活,和在街头拉着货车的马是一样的。从外面,那确乎是马拉着车罢。马这一面,也许有自以为自己拉着车走的意思。因为没有车和轭的压制,马就没有那么地流着大汗,气喘吁吁地奔走的必要的。”生活于人确是如此的。人们不停地忙着,一方面是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为制造出忙的现象,好忘记自己的空虚。所以,人们在追逐着看似有价值的东西,却忘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也渐渐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及原则。

  真正维持生活并不需要很多的钱,问题只在于有些人太重奢靡享受了,他们分不清“需要”和“贪婪”,结果就为物质的享受付出了自己。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来说,一张床、一碗粥、几件御寒的衣服,就已足矣。人们之所以不停地追逐,因为他停下来后无所适从,也可以说是精神上的空虚与无助。人们并不能使自己的心灵真正的独立。物质生活的丰足并不能满足精神生活的匮乏。因而,在人类发展史上,当物质基本上满足生活所需后,人类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追求灵性的圆满与永恒。

  人们的心通常是处于一种无知、混乱的无明状态,易被外境所转,故而会不断地遇到各种问题。但若能使这种无明之心转变为清明、沉静之心,那么外界的问题就象水中的影子,仅仅是一种境遇,知其不实而不会执着于它,也就不会有被外境所转的痛苦。沩山老人说:“情不附物,物岂碍人。”痛苦的原因就是自己这颗心不能作自己的主,常被外物所牵。当了解了生命的实相、来处和去处后,便无意再去追逐什么。了知万法都是因缘聚合,全无实性,自己就会从中超拔出来,放下一切的束缚与牵绊,做一个本来清明、自在的人。那么,三千大千世界,也都只在这一心中,所谓心地风光无限。任何心灵体验从根本上来说都只是心境的延伸。

  《阿含经》中说:“于现法中,以身作证,而自游化。”即于当下以自己的身体、生命来体证佛法。佛法的伟大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佛法的真实也必须去体验才能感觉到的。在《传灯录》中“平常心是道”的公案中,南泉因赵州问:“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否?”泉曰:“拟向即乖!”州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州于言下大悟。过去禅林中,常以“平常心是道”为话头,让人从日常生活之喝茶、吃饭、搬柴、运水中体悟佛法的真实,回归所具有之真心。

  《景德传灯录》中江西大寂道禅师开示众人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要有生死心、造作心、有为心都是污染,而平常心即是让人们远离造作、是非、取舍等分别心,从现实生活入手,把握当下,回归本我,现证佛法的真实。这种平常心是多么朴素简单啊。由此可见,我们平常的心是多么地不“平常”。修行不在于采取什么固定的方式,而在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一种祥和、宁静、恒常不断的心境来对待生活、体验生活。如《无门关》颂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若能于一切境地保持宁静安详,什么时候不是好时节呢?

  佛并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当一个人开悟后,他内心的宁静不会被外境所侵扰,这是由于他已洞见诸法实相,而对一切事物都毫无执取攀缘之心。触事无心,可以含容万境,而又不被万境所缚,能印照万物又不失澄明本性。只有在起了分别与造作的心后,才开始有了对立与执著。因而,放下执著与分别,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成就生活,以滚滚红尘为道场,用不争纷、不攀缘的出世心态来做入世的事,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获得轻安与自在。那时,想必是“三十年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从容与平淡。

  其实,山从来就是山,水也从来就是水,只有接纳、认同、不分别、不造作的心,才能找到生活固有的快乐,才会体验到平淡人生之外的那份清明与沉静。待到他日,冬梅吐蕊时节,空气里的清香也会格外的浓郁吧!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9428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