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能没有歌舞,极乐世界尤其少不了乐舞,在中国佛教是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由印度经西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的。不但百姓信佛盛行,连皇帝也很信奉佛教。当时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群众聚集而娱乐的场所。音乐舞蹈即是祭祀礼仪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宗教的宣传手段之一,在一些规模宏大的寺院中,有着十分精妙的伎乐。这在北魏时期(公元220——公元265)是处处可见的。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祭。像舞蹈《菩萨蛮舞》就是典型的代表。唐代燕乐及其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佛教色彩或者直接来自佛教的舞蹈。比如隋唐时期(公元581——公元907)著名的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舞》就具有非常浓厚的佛教色彩。唐朝的《霓裳羽衣舞》也具有浓厚的佛教特色。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的《风迎仙乐队》、《菩萨献香花队》也都有浓郁的佛教色彩。
蒙古人本来就信奉佛教(藏传佛教),因此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的宫廷雅舞,也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最有名的是《十六天魔舞》。从许多的历史资料看,这个舞蹈有如天女下凡一样,是非常优美的舞蹈。
在清明(公元1368——公元1911)两代的佛教舞蹈中有明人袁宏道作的《迎春歌》和清代舞人徐惊鸿的《观音舞》而闻名于世。
另有清末宫廷舞蹈家裕容龄自编自演的独舞《观音舞》塑造的也是一位头戴象征佛光的珠环,坐在莲台之上的观音菩萨形象。
佛教乐舞,源于印度的“无遮大会”。无遮,即谓佛法平等,宽容无阻,不分贵贱众民皆能参与。历时七十五天,有盛大的歌舞戏剧演出。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梁武帝不仅搞“无遮大会”,还举行“盂兰盆会”。梁代三朝设乐,共有歌舞、百戏四十九项。由于佛教兴盛,伎艺开始走向寺院。凡遇神节或佛庆,许多寺院都有伎艺表演,除了音乐活动频繁外,还有大规模的乐舞。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长秋寺,四月四日行像。“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骤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景明寺,八月节,“京师诸像皆来此寺”,“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此。”景乐尼寺,“至于大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竹咳亮,、皆妙入神……召诸音乐,呈伎寺内,奇禽怪兽,舞忭殿庭,飞空幻惑,世所未睹。”宗圣寺里,“妙伎杂乐,亚于刘腾,城东士女多来此寺观看也。”在这些盛大的乐舞表演中,节目既有印度佛教梵音及梵音的汉化形式,又有民间的百戏、幻术和杂耍。
盛唐之时,西域来音,胡舞剧瑚。天丝乐中著名的《天曲》就是一种舞曲。唐玄宗据《婆罗门》改为《霓裳羽衣曲》。公孙大娘舞的《剑器舞》也是一种出于龟兹佛曲《苏莫遮》的“浑脱舞”。而《羯鼓录》中所录食曲32首,则是专门用于法会道场演出,而且以假面伎乐为主,其中“毗沙门”与“龟兹大武”,就是一种戴假面具跳的金刚力士舞。
唐懿宗时,佛诞之日,“于宫中结彩为寺”,宫廷音乐家李可及“尝教数百人作四方菩萨蛮队”,“作菩萨蛮舞,如佛诞生”,整个宫廷,似乎都变成了节日的寺院。
唐代的舞蹈也一直保留到宋元,著名的如“拓拔”、“浑脱”、“菩萨蛮”等,皆由仿唐而来。宋舞中夹杂有情节性的故事,既舞蹈又表演,后逐渐放进唱、念、做、打的程式,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前身。宋代寺院的伎艺演出也是相当兴盛的,著名的东京大相国寺内兽戏、杂伎和戏剧女乐的表演,直可以与勾栏、瓦肆的繁盛热闹相呼应。
继唐代俗讲而起的讲唱伎艺,如宝卷、参请、浑经、弹词、鼓词等,在宋时极盛一时并一直绵延到明清,影响了近世多种戏曲及曲艺音乐。
俗讲之外,寺院还有自己独立的音乐舞蹈。一般来说。用于寺院庆典、庙会活动的佛教乐舞多体现佛教的通俗性,而用于法事道场的乐舞则要体现佛教的庄严性。
现在还留存的大理佛教舞蹈,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不论在舞名、曲调、器乐方面都保留着佛教的传统。据《唐会要》记载:
骡国在云南西,与天竺国相近,故乐曲多演释氏词云。……袁滋、都士美至南沼,并见此乐。
大理佛教舞蹈一般都是在寺院大殿或信徒家中做法事时表演。寺院的表演主要在上元、中元、弥勒会、观音会、龙华会等宗教节庆时进行。信徒家的法事,一般设在正房堂屋,时间多在傍晚至午夜。
大理地区现存的佛教舞蹈有五种:
绕坛舞,是类似序幕的小舞段,旨在扫清污秽,躬请神灵降临道场接受供养;
瓶花舞,用以敬佛献佛,亦用于为做斋人家祝福、祈安;
八宝花舞(又名散花舞),供养神佛,表达舞者和主事人崇敬佛的虔诚心情…
莲花灯舞,旨在宣传佛教“生死轮回,四大皆空”的教义;
剑舞(又名斩是风),意在扫除魔障,逐妖祛邪。
大理佛教舞蹈多用唱诵、伴唱或乐器伴奏。乐曲几乎全为佛曲,如《皈依佛》、《小开门》、《仙家乐》、《老老画眉》、《菊花心》、《二合仙家乐》、《释教应门》、《混江龙》、《三旺依》等,有50余首。
演奏乐器有法铃、方锣、铜铓、堂鼓、钹、木鱼、南胡、
竹笛、萧、佛管等等。表演时,分打击乐、管弦乐、唱念交替出现。或混合进行,或打击乐、管弦乐分别演奏某段乐句等几种形式。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手部动作造型与佛教中的“手印”多有相符。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3017249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