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指能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的行为,世间福,就是有相的善行为有漏福;出世福,为无相的清凉梵行是无漏福。又有三福:
一世福:就象上的说之有漏之福主是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乐心助人。孝有大孝、中孝与小孝,大孝者如我祖黄檗禅师入山修行数十年不归家,家中老母思子,故双目失明,师一日路过家,见而不认,后邻人告母听之,遂追至河边,因不见致失足于河而死,时师欲救而不及,痛之唱言:
“一子得道,九祖升天,今我母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果见其母现于天上与师告别,黄檗禅师几十年不回家,回家又不认母,共母追子不到而死,正显其道心坚固。不被世情所牵累,能令母生天,祖师之行迹乃大孝中之大孝。中孝,如一些贤人终身侍母左右,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尽已之力,供父母所所须,呼则到,教尽听,责顺承,一生终不退懈,乃至死后守孝三年,是此类人,堪称中孝也。小孝,如一些人在外工作,为人谦和,忍让助人,不闹是非,时时不忘家中父母,写书问候,告已平安,俭已所用寄于父母,如此类人乃为小孝。 奉事师长,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效是则,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上所云,严格的老师,他的行为,道德是‘五伦’的表率。其道德学问我们应该以它们准则,老师教育我,承蒙他正直我,教我好的处事为人的方法,如不敬师,怎么能得到利益呢?佛法亦云:“师者,法身之慧命也”。父母虽生我,育我。但不能令我长养慧命。我们刚出家,师教我们怎样诵经、念佛,怎样一步一步做好修行人的本份。令我们精进办道,且更要弘佛正法,续命慧命,令正法久住,渐近了生脱死,乃是报师恩之点滴也。 乐心助人:妙湛大和尚在临终之际,写下了‘勿忘世上苦人多’之警句,殷殷善众,不要贪图已乐,放眼看一看,那些苦难的人们吧!我们先不说那么远,就众我们身边的每一天来说,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一点一滴,都需要我们伸出友爱双手去帮助他们。 二、戒福:就是三归、五戒,乃至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为无上菩提木,长养一切诸善根。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佛陀临入涅盘时告诸佛弟子:“我灭度后,汝等当以戒为师。”三、行福:主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功德音译惧曩,意指功能福慧,亦谓善行所获之果。 功德分‘有为’和‘无为’两种,无为功德,指佛陀所证‘有无双泯’圣果之功德。无为功德即真如法性,圆觉妙心;有为功德即如来之之悲、大智、大定、以及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所畏的功德。 求福与修福有什么不同?现在一些小寺院里都没有签筒,许多善信男女跪在佛菩萨像前祈求,求得好签的就笑容满面,不好的就愁眉不展。这是修福?还是求福?了解一些佛法的人,肯定会说是求福。为什么呢?因好坏而喜怒,因利害而乐忧,不离我相,不离为已之心。古德云:布施修善,执之为功,皆为小福、小慧-求福。又如一些人在三宝门中,从来就默默无闻的发心扫地、洗厕所、行堂,这些是求福,还是修福?回答是:‘修福’。因为他们善行,从来不夸炫自己,不觉辛苦,默默地做他们觉得该做的事。《大般若波罗蜜经》:具足尸罗,具德具慧。也就是金刚经所说之持式修福。也是说具备二事名为修福。一事‘德’,经言:“善满为德”。德有‘福德’与‘功德’之区别,他们中间相差很大。二事‘慧’,即智慧,梵语‘般若’。所以说:修福的人不但要修德,还得修慧。 培植福德和修习正慧。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广大,我执微细,以众生为对象,以利他为己愿,这就和求福的人只为了自己的小我幸福、快乐、名气,权势等,有着大不同之处。 《金刚经》云:
“复次,须菩提,菩提萨垛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住相布施,如上所说,已达三轮体空,相亦非相。《金刚经》又云:“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也是大慧的体现。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昔达摩大师初到中国和梁武帝有一段对话,帝曰:“请问大师,我一生造庙度生,布施设斋不计其数,功德甚广?”师言:“实无功德。” 《六祖坛经》中,韦刺史以这个公案,请教六祖,在师说:“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变作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也就是说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和供养,所求可得。此正是福德与功德差别之处。六祖曰:
“内心谦下日功,外行于礼日德。”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贡高自大。常轻一切,即自无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所以说,要想做功德,即易又难。像梁武帝造了那么多寺院,做了无数的供斋布施的善行,可是祖师却说他无功德,故说它难。却又人人可做得,故说它易。因为只要内心谦下,常能尊敬别人,不自以了不起,即是功德。《金刚经》全文用了十八个福德,其中就有十五个福德,都因布施众生而说,全文有八个功德,其中有六个功德是因对《金刚经》信心清净,受持读诵。《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言:“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女:如梁武帝所布施的,都是人天福报,而菩萨的恒河沙世界七宝布施,则在无量福德这外,更有功德。为什么呢?佛说:“以诸佛菩萨不受福德故。”不贪著,故言不受,广行布施而能做到三轮体空。所以有无量功德,总而言之,福德是由布施的因所产生的果,功德是对经典信心清净受持读诵从内心中自性产生的果。也可说功德是智慧的结晶,功德也包括了福德。出家修行办道,福德与功德是离不开的,成佛作祖都是它的结果。福慧又修,具足圆满,才可成佛。总而言之,也就是要我们去了解它、行持它、成就它。希望同缘之人,同证无上道。 |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72032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