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峨眉山创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思考
提要:2016年2月,峨眉山市获批创建首个“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四川省唯一的获批城市。同时,乐山市也正积极推进构建乐山全域旅游新格局,实施多个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两个创建项目,分别是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提出,其核心,就是峨眉山,因为峨眉山不仅是乐山,也是整个西南地区旅游的标杆和旗帜,而峨眉山的核心价值是佛教圣地、普贤道场,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个创建工作对峨眉山而言,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执行新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恢复峨眉山作为佛教名山的本真。
关键词:峨眉山 佛教文化 旅游 目的地
峨眉山近三十座作为佛教活动场所的寺院,是佛教圣地的表征,也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峨眉山佛教文化依靠僧团传承,具体形式有早晚功课、诵经、坐禅及各种佛事活动等,这些都是僧众的修持活动而非表演,每座寺院如果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按照佛教的清规戒律尽到自已出家人的本份,就是搞好了目的地建设。
一、作为“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峨眉山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历代先贤建设的成果,保护好、建设好这一方绿水青山,是僧俗二界共同的责任。
峨眉山佛教的历史,如果从蒲公追鹿的传说算起,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峨眉山第一座比较正规的寺院为东晋时慧远之弟慧持所建之普贤寺,即今万年寺前身;晋代又有四川资州明果大师因斩蛇而感化道士,被迎请入乾明观作主持,改观为寺成为中峰寺。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通过这些高僧的活动,打下了峨眉山佛教的基础,有峨眉山佛教的开创之功,这就是峨眉山佛教的萌芽期。
经过南北朝的酝酿,中国佛教在唐代获得了大发展。这个历史大背景也促进了佛教在峨眉山的发展。此期对峨眉山寺院建设作出总体规划、为佛教名山形成创造条件的是唐僖宗时期的慧通禅师,禅师在峨眉山重兴六寺,又观峨眉山相属火,多遭火灾,遂改五寺名为“三云二水”压制火星。宋太平兴国五年,白水寺住持茂真奉召入朝,太宗赐金敕建普贤坐象铜佛像供于白水寺,标志着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地位得到国家的认可;在明代初期,明太祖敕封宝昙和尚为国师,并遣师来峨眉,重建铁瓦殿。从唐宋至明初中期,峨眉山佛教平稳发展,寺院群初具规模,这是峨眉山佛教的发展期。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帝室的特别扶持,峨眉山寺院修建极多。无穷国师募铸三丈六尺千手千眼观音铜像一尊,慈圣皇太后敕金建大佛寺(今大佛禅院前身)以安奉观音大士铜像;明万历二十九年慈圣太后赐金在白水普贤寺营造无梁砖殿,神宗又题“圣寿万年寺”额为太后祝寿,从此白水寺更名为圣寿万年寺;明万历三十年,妙峰禅师铸金顶铜殿。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在伏虎寺旧址重建“虎溪精舍”,康熙亲题“离垢园”三字悬于寺内。从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由于帝王及地方官员的支持,峨眉山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此期的峨眉山寺院数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这是峨眉山佛教的顶峰期。清中后期后,峨眉山佛教渐趋衰落,至1978年,峨眉山仅存寺院26座。
1979年峨眉山佛教协会恢复后,峨眉山佛教在国家及省、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及十方善信的关心、护持下,顺应时代因缘,顺应众生愿望,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进入新世纪后,峨眉山佛教协会吸纳历代祖师普贤道场建设的成功经验,集中全山僧众智慧,从体用、表里等方面对普贤菩萨与峨眉山的关系进行了深化与圆融,提出了以“一座名山、三个中心、五妙共品”为核心的建设普贤道场、发展峨眉山佛教文化的新理念,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重建金顶华藏寺、修建十方普贤圣像、恢复重建大佛禅院、建立峨眉山慈善康养中心,峨眉山佛教由此进入了中兴期。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峨眉山今天的荣光与地位得来不易,是峨眉山历代祖师辛勤与智慧的结晶。首先,从自然的角度,“峨眉天下秀”正是历代僧人注重环境保护的结果。峨眉山有著名的三大人工林旃檀林、古德林、布金林,至今存在,其原因在于僧人们植树时,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佛教仪式性包装,使活动的对象具有神圣性。别传禅师在植造古德林时,相传当日种一树,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数计,植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株;可闻禅师在伏虎寺植造布金林时也有类似行为,通过如此的祝圣仪式,这些树木也成了神木,不可樵采,砍之必遭报应。“禅心染得千山绿”、“天下名山僧建多”,千百年来,正是通过峨眉山僧众的辛勤劳动,修路、架桥、植树造林,为名山建设作出了贡献。其次,普贤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地位来之不易。中国佛教的最大特色就是四大菩萨信仰,千百年来,佛教四大名山都吸引着无数的信众游人来此朝山礼佛。名山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地理条件,要有良好的生态、不远离人口稠密地区、有足够的面积;二是名僧及众多寺院;三是要有佛经的依据与圣迹;四是国家支持。除此,还要有历史的机缘,峨眉山之所以成为普贤道场,其原因就是在于唐末有为数众多的青原一系(特别是曹洞宗)川籍僧人在峨眉山广修寺宇、弘扬佛法,以青原系与《华严》的关系,可以认为正是青原系僧人将华严思想传播至峨眉山,使普贤信仰在峨眉山初步形成。至北宋太宗时期,因五台山已落入辽国势力范围,汉地传统的佛教信仰圣地丢失,北宋朝庭乃大力扶持峨眉山,以太宗敕建普贤坐像铜佛像为标志,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地位终于确立,形成与五台对峙之格局。所以,佛教圣地峨眉山的形成是千百年佛教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今天的中国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宁幸福,佛教也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应当珍惜历代祖师给我们创下的这一份如来家业,把峨眉山建设得更加清净庄严、山川秀美。
二、发展慈善康养事业,以文化立山,以慈善立山,是峨眉山佛教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法利生的新举措,是时代带给峨眉山佛教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创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涵。
慈善起源于宗教。2012年国家六部委《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明确了设立养老服务机构是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重点支持和鼓励的领域,我国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佛教康养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殊胜因缘。
峨眉山佛教一直有着慈善传统,历代祖师皆以践行普贤菩萨十大愿为修行证道之根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随着三个中心的初步建成,我们的工作重心也从道场建设转向佛教教育、文化、慈善事业的开展。
峨眉山当前正在创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而慈善康养中心的建设正是其重要内涵,其原因在于两点:
一、旅游业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要使旅游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旅游必须要和文化及其他产业在融合中共同发展,深挖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与旅游之间互相渗透,形成全新的产业。“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就要从佛教文化方面满足大众的需求,充分利用佛教文化的吸引要素,为前来旅游的信众、游人提供多种佛教文化体验产品,满足大众的佛教文化体验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二、佛教文化的体验方式众多,主要有礼佛、敬香、供花、打坐、诵经、抄经等等。但峨眉山佛教文化自有其独特之处,自佛教传入峨眉山,普贤菩萨行愿精神与峨眉山水结合,孕育了独具峨眉山佛教特色的音乐、茶道、素斋、武术、书画、诗词等文化,可归纳为“五妙共品”,大众通过体验这一独具峨眉山特色的普贤文化,能够感悟其中所包含的禅意、禅机,体会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起到培养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之功,真正从佛教文化中受益。峨眉山慈善康养中心正是这样一个以弘扬“五妙共品”文化为主要内容、为信众游人提供康养服务的机构,大众在这里通过习练峨眉武术、品味峨眉茶道、抄经坐禅等活动,达到“三养”( 养身、养生、养心)的目的,最大限度满足信众、游人的身心需求,使峨眉山不仅是大众游览观光之地、更成为他们心灵的家园。普贤文化是峨眉山传承千年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和普世性,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康养中心的建立,不仅将“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和“佛教文化”两个要素落到实处,成为其重要内涵,更为峨眉山佛教文化增加了新的元素。
所以,康养中心建成后,将为大众提供以“五妙”为内核、“三养”为目标的康养服务,老年以及需要调节身心的中青年群体可在此“准老年大学”调养身心,提高自我的幸福指数。具体包括以峨眉武术、瑜伽、太极拳为主的养身文化,养身以动为主,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及健身气功,目的在于强壮筋骨、延年益寿;以佛教素斋、中医保健为主的养生文化,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佛教音乐、佛教香道、佛教茶道、佛教诗画、佛教禅修为主的养心文化,以调和身心、平静心灵、止息烦恼、给内心带来平静与觉醒,达到深刻而安定的喜悦,甚至改变气质得到无上智慧。
“三养”之间,各有侧重,养身重在身体筋骨的强健、养生重在生活的丰富、养心重在内心的安宁澄静;但三者又有机统一,相互渗透,如习练武术,既强身健体、又丰富生活、更通过武德的培养、动静合一的修练,培养道德自律,实现了身心双健之目标。
三、峨眉山佛教的核心是普贤行愿精神,其修行法门体现在普贤十大愿,我们建立“三个中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天下佛子建立一个普贤修学体系。
“三个中心”的理念,即以金顶华藏寺为代表高山段寺院表征普贤菩萨的头,为朝圣中心,代表“佛宝”;以万年寺、洗象池为代表的中山段寺院表征普贤菩萨的心脏,为修学行持中心,代表“法宝”;而以大佛禅院、报国寺为代表的低山段寺院表征普贤菩萨之足,为文化、教育中心,代表“僧宝”。
首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普贤的足——大佛禅院,其意义主要在于认识普贤信仰的基础及其功能。普贤菩萨十大愿中前三愿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这三个大愿恰恰可以在大佛禅院体现。
其次,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作为普贤菩萨的心脏——万年寺,其意义在于进入普贤信仰的内心层面。普贤十大愿中有四愿是: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佛教以治心而闻名,养心与调心是佛教给予世间的最大愿力。这四大愿都是锻炼心力的愿,围绕着如何调治心态而进行的,所以心力是从这里开始练起。
第三、信为道源功德母。作为普贤菩萨的头——金顶,其意义则在于得到了普贤信仰的圆满境界。普贤十大愿中的后三愿是: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金顶代表了头部,头脑是智慧的所在处,到了金顶就是要开智,要像所有能够施予自己智慧的人学习。当你放弃小我,实现大我时,众生与你就结成一体了,你给众生的功德,众生同样也会回报予你,你所得到的功德是汇集众生的大功德,将众人的智慧集于一身,因此,整个修学体系的学习至金顶方能觉行圆满。
总之,与时俱进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品格,也是佛教在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能够生存并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佛教已经传入中国2000余年,传入峨眉山也有近2000年的时间。峨眉山佛教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了本有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普贤信仰。当前,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佛教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峨眉山佛教应当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特征,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开创佛教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但无论如何变化,普贤信仰的根本精神永远不会改变,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也会永远坚守。我们竭力维护峨眉山的清净庄严、发展康养事业、建立普贤修学体系,正是把握了社情民意、时势人心,顺应时代特点,迎接大旅游时代到来,结合独具特色的峨眉山佛教文化,施设方便教法、契理契机的一种理念,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也会为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美、人心和顺作出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永寿大和尚,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1982年在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1985年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曹洞正宗第六十五世衣钵传人。
大和尚以《华严》思想及普贤菩萨“行愿”精神为指南,创造性地将曹洞宗的修证理论结合峨眉山实际,择机契理地提出了建设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修行、教育“三个中心”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积极入世的 “五妙共品”新思路,并将其贯穿于金顶华藏寺改造、建设金顶十方普贤铜像和恢复大佛禅院的建设中。
大和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学研究会顾问,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等职。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80172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