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椿坪位于峨眉山皇帽峰下,所处高度海拔1120米。坪上建有千佛禅院,一进山门,"洪椿晓雨"四个耀眼的大字,横陈在银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了然:此处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观赏似雨非雨的"雨",玩味着"翠湿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在《阙题二首》中咏唱的那样: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峨眉山洪椿坪
演道法师,1992年于峨眉山洪椿坪寺院发心出家,1996年—1997年就读于峨眉山佛学院。2004年10月—2010年4月任峨眉山仙峰寺监院,期间2007年4月—2010年4月任峨眉山佛教协会理事,2010年4月起任峨眉山佛教协会常务理事;2010年8月至今任峨眉山洪椿坪寺院监院。
演道法师
这次与演道法师相约,来洪椿坪访谈,正是应验了因缘不可思议之说。演道法师是洪椿坪寺院监院,出家最初两年便是在洪椿坪,直到2010年演道法师才再次常住洪椿坪。采访当日,峨眉山中艳阳高照,就连素有“洪椿晓雨”之称的洪椿坪也是阳光明媚。
演道法师说,山中已经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虽然雨量不大,但是阴冷潮湿的环境对寺院常住法师的身体和古建筑的保护都十分不利。沐浴着阳光,我们坐在庭院当中,各一杯山茶,访谈也就此开始。
(一)坪上相传古大椿,只今庭桂解留人
话题从我最想了解的“洪椿坪”这个寺名的由来入手。汉传佛教寺院一般都称为:寺、庵、禅院等,但以地名为寺院名称的在全国来说还是很少见。演道法师说:宋代时,该寺称千佛庵;明代起称为千佛禅林或千佛禅院,至今洪椿坪山门上仍挂有“千佛禅院”的匾额。只因寺前原有千年洪椿古树三株,此处地势又是一处平坝,故称为“洪椿坪”。可能洪椿坪这一地名更容易被人识记,所以叫“洪椿坪”的人多了起来,“千佛禅院”反不被人记得。
残留的千年洪椿古树
说到此,演道法师还领着我走出山门,观看仅存的两棵已经枯死洪椿古树,其中一棵是在雷雨中被雷拦腰劈断。演道法师一边介绍一边不禁发出遗憾的叹息。
如今千年古椿只剩孤干枯枝,寄生其上的其他草木却仿佛在延续着它的生命。如今的洪椿坪掩映在一片丛竹翠柏之中,在历代法师的共同努力下,成就了一处普贤菩萨的伽蓝圣地。
在访谈的同时,有信众也站在我们身边聆听演道法师的讲述,遇到不甚明白的地方不时插话提问,法师一脸笑容热情答疑。法师说:只要大家想学佛,我们就要提供方便,信众能向我提出问题,这也是因缘造化;还有我们寺院有一处关房,近几年还没有法师闭关,如果因缘殊胜,时机成熟,有法师有闭关修行的大愿和条件,从洪椿坪寺院常住的角度来讲是很愿意成就的。这就是佛教中所讲的“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演道法师为信众解答疑惑
[NextPage]
(二)宝峰出西檐,秀气生南扉
晋代,印度宝掌和尚曾在洪椿坪结茅静修。当我问到现在是否还留有宝掌和尚的遗迹时,演道法师抬手一指东边山峰,说道:现在只留下这座山峰名为“宝掌峰”,因为时间相隔久远,还没有发现其他遗迹。
宝掌和尚据《峨眉山志》记载:“晋千岁宝掌和尚中印度人,……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据方志所言可信宝掌和尚确实来到了峨眉山。
除了宝掌和尚,曾驻锡洪椿坪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民国冯庆樾的“双百字联”的下联就概述了该寺历代法师的功绩。“远哉宝掌住锡,卓哉绣头结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众静安居,净业慧因,毕生精进。有时机锋棒喝,蔓语抛除;有时说法传经,蒲团参究。真空了悟,何尝障碍神通,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
演道法师讲解百字联
其中明代德心(得心)和尚一杖引来天池甘露,为洪椿坪解决缺水的疾苦,让寺院僧众能饮用甘甜可口的“锡杖泉水”,至今为演道法师和常住各位法师感念。演道法师还专门引领我们瞻仰了德心(得心)和尚舍利宝塔,法师恭敬地除去塔边杂草,擦拭石碑上的泥土。正是洪椿坪历代法师的努力,洪椿坪才得以蒸蒸日上。
演道法师在得心和尚舍利宝塔前
说到楹联,洪椿坪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楹联。除上文中提到的“双百字联”外,还有自唐代以来多位文人和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对研究洪椿坪寺院的发展和人文、自然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演道法师指着客堂门口悬挂的一副楹联“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说道:不要看这副楹联短小,文字也很浅显易懂,但就是这十四个字里却包含了为人处世、对人对己的大文章。特别是出家人,不能在生活中做到这一点,就更谈不上什么修行了。
从一副楹联,演道法师便能阐发学佛人的感悟,不能不赞叹法师的精进和修为。
洪椿坪除了保留大量楹联外,还有清代康熙皇帝所赐的匾联,匾曰:忘尘虑;联曰: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现在该匾联被雕刻在石碑之上,至今矗立,品位甚高;寺内还珍藏有民国木刻千佛莲灯,该灯通高2米,直径1.2米,七龙绕柱,镂雕精细,剔透玲珑,巧夺天工,是峨眉山珍贵的佛教文物之一;民国28年,时任民国革命政府主席的林森在洪椿坪休养数月,同年6月在寺中举行了接受苏联驻华大使递交国书仪式。现今林森所住的房舍被称为“林森园”,成为洪椿坪一处重要的建筑文物。
古碑
千佛莲灯
看了这么多文物古迹,听了演道法师如数家珍的介绍,我们不禁感叹,小小的洪椿坪竟然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作为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人,更加有责任让大众对此有所了解。
[NextPage]
(三)胸中已得山林趣,寺外何妨市井喧
在和演道法师的交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演道法师对洪椿坪的了解和热爱。这种热爱源于法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此出家的因缘。法师深情地回忆了刚刚在洪椿坪出家,每日在厨房帮厨,亲近老法师,得到老法师指点化解迷惑的那段日子。时隔多年,演道法师再次常住洪椿坪,已经从一个初闻佛法的考察僧,成长为一名具有佛学修为的监院法师,从法师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静心山野,超脱世外的虔诚学佛之心。
演道法师参加佛事活动
当我问法师平时是如何修行时,法师说:除了每日早晚课与大家共修之外,平时就是自己看书写字。除了诵读佛经,法师还喜好读中国古典文学类的书籍。在法师的寮房,我看到法师书桌上摆放着的各种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一旁还有用来抄写用的笔墨纸砚。
演道法师在书桌前练习书法
说是笔墨纸砚,笔已是常年使用变得光秃秃,墨是大瓶装的水墨,纸是普通的草纸,砚也是一个缺了一角的碟子。用来压纸的镇尺就是两块大小不一的木块。在我惊叹法师如此简单的书写工具的同时,也才仔细观察了法师的房间,竟然也是如此的简朴,一床一桌一椅而已。
演道法师看出了我的疑虑,答道:出家人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应该更注重佛法的修持。就像我写字一样,写字更多的是练就一种心境,而不是刻意追求写出一幅书法作品。一个人不同的心境,都能通过字反应出来,不论是喜悦还是悲愤。写字的同时让人忘掉这些喜怒哀乐,让精神得到充实,这也是一种修行!再加上洪椿坪本来就是一处修行佳境,自己现在身处方便之中,在完成寺院日常事务的同时,更应该好好提高个人的修学,以身作则;加强寺院的学风和道风的建设,让这座千年古刹,再放异彩!
后记
感念演道法师的慈悲,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访谈,为我们能继续下一站仙峰寺的访谈,提前安排好了住宿和斋饭,在此,向洪椿坪监院演道法师和常住各位法师赞叹和感恩。仅以演道法师手录的一则箴言作为结束,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法师那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的博大胸怀。
无官何患,无钱何惮?
休教无德人轻慢。
你便列朝班,铸铜山,
止不过只为衣和饭,腹内不饥身上暖。
官,君莫想;
钱,君莫想。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72790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