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什么呢?‘信仰是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2012年3月2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由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李向平教授主持的主题沙龙“中国信仰论坛”上,著名宗教学家卓新平作了题为“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宽容”的开坛演讲。
如何重建公共信仰并处理各种不同性质信仰之间的冲突,在当代中国重建道德体系的过程中信仰能够扮演何种角色,都是困扰当前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卓新平的演讲聚焦的就是这些问题。他是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同时也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还参与了国家重大宗教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信仰是人类求知的产物
在演讲开始,卓新平即指出,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之中,仍旧不能搁置信仰的作用。因为“敬畏感是一种宗教情怀,体现出信仰的超越性,而且指引、支配着人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法治、秩序等社会规范的重要补充。因为法作为社会表层规范,它是被动、强制的,有了这种敬畏感,就得到了人心深层的思考,就会使人有一种主动、能动的呼应和支撑”。
卓新平说,没有信仰,“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这些问题就出现了,而这种道德困境和价值缺失正在考验、煎熬着中国人的良心。他举例说,正是在这种道德及意义危机中,中国人重新开始呼唤道德价值和信仰意义的回归,找寻失落的精神家园,比如在“离开雷锋的日子”很久以后又重提“雷锋精神”、重塑“公民雷锋”形象;广州和武汉也联手上演《信仰》之剧,以文艺形式让信仰重新登上当代公民社会的舞台;关公崇拜也在被有识之士以“申遗”的方式来谋求其返璞归真。
那信仰到底是什么?卓新平引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作答,“信仰是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他说,这是因为信仰是朝向未来的,是让人们往前争取的。他认为对信仰的理解应持一种开放态度,信仰涵括神圣与世俗两大层面,而且也应看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商讨、探究的空间。“因为信仰是人类求知的产物,是对‘未知’的一种具有模糊性、神秘性、神圣性、整体性的把握,显然这其中也有对尚无法获得答复之问的‘自答’、‘自解’。已知是有限,未知乃无限。信仰的言述有其平等性,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信仰,在关涉理性和确知的方面则都是相似或相近的,很难说此高彼低、此真彼伪。”
靠信仰分层解决信仰冲突
卓新平强调指出,尽管信仰有着最为典型鲜明的排他性,但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他认为,信仰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比如信仰一般可分为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两大层面,宗教信仰相信其目的只能在未来的彼岸(来世)得以实现,而世俗信仰则从“此岸”、“今世”的角度关注人类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世俗信仰从涉及的领域及范围又可分为政治信仰、社会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大众信仰、民俗信仰等层面。
“这样,信仰的存在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空间或领域,它们彼此有关联却不能完全等同。这些不同层面的信仰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并行不悖,一个人可以有其文化信仰、民族信仰,甚至宗教信仰,并可努力使其在社会政治层面上相协调、达一致。”卓新平说。
在卓新平看来,之所以有必要对信仰进行分层,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同性质的信仰常常被误会、混淆,从而造出了不必要的信仰纷争。“由于不同的信仰相混淆,及其被放在同一层面来对待,使许多原本十分简单的事情变得极为复杂,本来不应敏感的问题变得极为敏感。如果将两种信仰放在同一个层面来理解,信仰的忠贞性和唯一性所导致的排他性会使两者处于尴尬处境,而且不少问题由此会被打上死结,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卓新平说,如果让信仰回到其各自不同的固有层面,则可能柳暗花明,使两种信仰并行不悖、和平共处。“目前中国的信仰理解实际上已经走到了这一临界点,其同一层面的认知使宗教问题陷入僵局。若能将之还原到其本属层面,问题则迎刃而解,宗教的社会作用与功能也就能得到最好的运用和发挥。”
文化发展先重树文化信仰
谈及文化信仰,卓新平也从信仰与文化的关系视角,就当前的文化重建和文化繁荣给出了相当有力量和意义的评论。他认为,文化的产业化不能割舍价值的内核,没有价值层面的文化信仰,一味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就可能误入歧途。
“在今天的中华文化重建中,我们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由此出现的时髦话语‘文化产业’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文化产业’不能因产业化而导致文化物化、物质化、俗化、商业化的趋势。过去‘教育产业’、‘体育产业’在其‘化’的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应是‘文化产业’的前车之鉴,决不可因文‘化’‘钱显’而走向文化浅显、文化流俗的嬗变。”他强调,文化发展繁荣首先应是文化精神的回归与弘扬,使我们重树文化信仰、重有文化敬畏,从而让我们的文化之魂留在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则应关注文化事业,以更大的投入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功能建设,以此为前提,文化产业才可能健康发展,取得积极回报。
信仰共在需体现包容精神
在演讲的最后部分,卓新平首先从学理上阐述了为什么信仰包容显得如此重要。他认为信仰在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层面本身的多样性,说明信仰在其共在上必须体现包容精神。“信仰所要求的单一和专一使之具有信仰的排斥性,在同一层面的不同信仰认知很难达到共识或认同。但不同信仰必须面对其共同存在,因此在社会层面形成或构建其信仰的存在共同体是可能的,这也就需要信仰之间的宽容和包容。在其多元社会生存中,信仰的绝对性诉求也有其相对性,不可能畅通无阻,而且其强行也不会走得太远。”
卓新平结合20世纪以来的中国政治与社会现实,特别强调了信仰包容的意义。他认为,中国有着久远深厚、富有特色的信仰文化,由于现实关切容易成为其关切的焦点,中国各层面的信仰有着特别的趋同性、共构性,人们不太强调此岸、彼岸的截然区分,神人之间也不像在“亚伯拉罕传统宗教”中那样有着无限分离的距离,这容易造成其挤在同一层面而彼此不容的悲剧,同时也使这种信仰理解有着对我们的直接贴近感和亲切感。“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神明体系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会被‘神化’、成为真神;同理,中国政治信仰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学说、理想,也可以高达宗教崇敬的程度。”
卓新平说,中国信仰的核心,无论在其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之中,都体现出其追求“大一统”即整体共在的这一奥秘。从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和宗教信仰对中华民族的维系上来看,都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社会独特、持久的整体性和一统性传统及其发展惯性的注重和神圣化。“当中国突出并实践‘斗争’哲学时,社会则基本处于混乱、动荡的状况之中,结果是人人自危、信仰丢失,就连它的倡导、实践者本身也不例外。而‘大一统’政治及文化理念的持守,既需要求同存异,也允许和而不同。”
他认为,在当前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氛围中,人们希望一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却没有丢掉这种“大一统”共在的共识。他说,这种维系与坚持正是中国信仰文化的力量,而这也是一些中国当代知识精英倡导“信仰共同体”的中华文化基础。“为了这一‘大一统’和‘共同体’,信仰不可相混,却必须对话沟通。所以,正如宗教对话之‘宗教内’、‘宗教间’、‘宗教外’三层次那样,信仰的对话也应该是在同一层面内的信仰对话、不同层面间的信仰对话、以及信仰与其之外的其他范畴的对话,这种信仰对话、信仰包容,则可使中华更美好、世界更和谐。”
卓新平教授
著名宗教学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哲学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当代中国宗教。代表著作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等。(文:田波澜)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3022725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