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寿法师,俗名谯兆平,四川富顺县城关镇人,汉族,大专文化。1963年12月11日生,1982年10月26日于峨眉山出家。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乐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四川峨眉山佛学院院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乐山市政协常委会委员、峨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峨眉山市报国寺住持。
认识永寿法师,是在1992年在四川峨眉山召开的的“峨眉山与巴蜀佛教讨论会”上,那时永寿法师刚刚担任了峨眉山佛教协会的副会长,我因办会住在报国寺里,同时又受命编辑会议论文集,故在寺里小住一段时间。永寿法师就住在我旁边的屋里,夜晚来临,寺院静寂,我们就着峨眉山的竹叶青茶,随意畅谈,有时我也会就论文集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我惊叹他对峨眉山的佛教情况如数家珍,从他那里我真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在峨眉山报国寺里前后住了20多天,之后就回到北京单位上班。尘事滚滚,住在寺庙里的清净心态早已被扫涤,整日为各种事情繁忙,又添愁绪。报国寺幽居的那段日子,总让我怀念,时不时地也会想起与永寿法师相处的美好时光,但是我们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我知道他作为一名副会长,法务繁忙,事情一定比我还多,比我更忙!
又过了几年,忽然接到永寿法师的电话,说峨眉山佛教协会在峨眉山市的城边恢复大佛禅院,目前正在施工,欢迎我有时间去看看。建寺修庙,装藏贴金,是出家人的本分,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建庙造像的高潮,寺庙一个比一个辉煌,佛像一个比一个高大,对此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放下电话我也没有在意。今年我到四川,再次登上峨眉山,景色依旧,人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当我随着永寿法师前往大佛禅院的工地后,正是应了正大综艺栏目的流行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我们通常形容小寺庙是精巧雅致,大寺庙则是气势弘宏,大佛禅院就是后者的典型,占地面积400多亩,庞大的气势已经显出。远不说在寺院的工地,我们从南边到北边,足足走了近三个小时的辛苦,就说我们所见到的正在施工的各个殿堂,你看了以后也会不由地赞叹不已。大佛禅院里大的殿堂有七个,就是佛教寺院里通常称作的七堂伽蓝。除了引门伽蓝殿不在中轴线上,其它在中轴线依次摆放的是天王殿、地藏殿、文殊殿、弥勒殿、观音殿、普贤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八座宏伟的建筑。这些建筑高的在30米以上,矮的也不低于15米。伽蓝殿是寺庙的引门,即为寺院的入口,代表了寺院的形象,现在已经完工。这座仿明清时代的楼式建筑,上下两层,高26米。这时正是下午5点钟,一些中年男女在做健身操,站在上面往下看,底下的人是显得多么地渺小,像蚂蚁在蠕动,让我感受到人其实是那么地脆弱,仿佛真的不堪一击。大佛禅院的其它主体建筑还没有彻底完工,但是建筑物的模样已经形成,就差最后的装修了。当它们一字排开时,给人的印象已经是高大雄伟,浑然一体了。站在大殿里面,要仰脖往上直视,才能朦胧地看到顶部。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贤菩萨为全山的信仰,又以普贤菩萨的道场而闻名于世。在大佛禅院里,普贤殿自然就成为寺院的中心了。这座尚未完工的大殿,除了高达33米之外,它的敦实墙体吸引了我的目光,大殿东西两面的承重墙厚达3米,这在一般的大型建筑物中也是不常见的。像这样厚的墙体,我戏称它连美国的精制导弹也穿不透。永寿法师告诉我,还有比这更绝的,光是普贤殿的地基就填下去几千立方米水泥。与普贤殿齐名的还有藏经楼,这座也是高33 米高的建筑,分上下三层,一层是法堂,二层是佛教文物陈列馆,三层是藏经阁。可以设想,每层1000平方米的面积,可以装进多少佛教的宝物和典籍。为了拍照,我曾经爬上了屋顶,在这里可以鸟瞰整个峨眉县城,远望瓦屋山,心境一下开阔起来。在大殿的两边,是左右厢房,但是这里的厢房是一体的,它由一条长廊组成,将大殿整个包围在里面,最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区域。
我走过一些当代的寺院,正在建设的寺院工地和已经建好的寺院也参访了不少。香港大佛、无锡灵山大佛无疑是当代的大手笔,在现代中国佛教造像史上必将留下辉煌的一页。平地而起的柏林寺和四祖寺堪称现代寺院建设史上的杰作,但是与正在崛起的的大佛禅院相比较,至少从建筑物的高大来看,大佛禅院应是我所见到的至今算得上宏伟的建筑群之一。除正在建设的大佛禅院之外,峨眉山现在已有26座寺庙,整个大佛禅院的建设资金将上亿元,有没有必要再投入巨资新建一座寺院。另外,峨眉山是佛教寺院的集中区,为什么要将大佛禅院修建在景区之外呢。我向永寿法师提出了这两个敏感的问题。
永寿法师告诉我,大佛禅院原为明朝万历年间由无穷国师创建,于1591年开工,历时15年建成。当时寺内以供奉高三丈六尺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铜像而闻名于世,但是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原有的大佛禅院已经损毁,现在就是在原址上重新恢复建设的一个全新的寺院。改革开放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峨眉山的佛教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但是由于受峨眉山的地形限制,和过去建造寺院的理念有关,现有的峨眉山上的寺院主要以小巧精致而为其特点,像全山面积最大的万年寺,也不过占地几十亩而已。而现在峨眉山上的佛教名声已经传布世界,真正成为西南佛国的重镇,每年来山的游客与进香的香客达几百万人,特别是每逢佛教界举行大的法会,参加的人数众多,但是因为地方狭窄,一方面不能满足信众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好管理,存在着明显不安全事故的隐患。例如,2001年峨眉山佛教协会搞了一次万盏明灯朝普贤的活动,整个万年寺内外聚满了前来参加法会的人群,因为这次法会的特点是在晚间举行,我们费了大力气来进行调度策划,确保安全第一,但是终因地方有限,仍然不能满足所有信众的要求。近年来,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提出要将峨眉山打造为中国第一山,这是省里对峨眉山的特殊关怀,要实现第一山的要求,就必须要有新的大手笔,要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思想,体现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所以随着峨眉山佛教与旅游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有一个更加安全和更加宽敞的空间。
1997年峨眉山先后获得了联合国颁布的世界自然与世界文化遗产之双遗产,标志着峨眉山的佛教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是峨眉山腾飞的又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全山上下都为之欢腾。但是峨眉山成为双遗产之后,就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不能随意开工,景区内的任何施工都得符合规范要求。更重要的是,峨眉山地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森林植被和绿化覆盖亦已饱和,如果原有的寺院进行扩建,将会破坏整体的环境,如果要重新恢复已经毁坏的寺院,目前看来不具备条件,何况我们要恢复的是一个大寺院,需要更多的占地面积,经过多方论证,最后政府决定恢复景区外的大佛禅院。现在的大佛禅院,与景区相隔几公里,处于进山的要道旁边,又紧挨峨眉山市区,交通方便,来山的游人可以将此作为第一站,首先领略佛教的氛围,之后再进山朝圣。大佛禅院的修建,对峨眉地方经济也有拉动的作用,为峨眉山的旅游创造了新的亮点,符合政府提出山城一体的特殊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当然佛教的影响也会增大,这无疑是双赢的活动。
当前我国建造寺院无非来自于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佛教界自己投资修建,另一种是由某一公司投资兴建。大佛禅院的建设与资金全部由佛教界自己筹措,自己管理,佛教界有没有能力,怎样来管好工程建设和资金。我又向永寿法师提出了新的疑问。
永寿法师说,佛教是一种宗教,一种文化,建设寺院是一个科学的事业,佛教不反对科学,尊重科学所带来的各种成果,也愿意将科学成果用于寺院的建设中来。但是寺院是佛教的建筑,它必然包含了佛教独有的特征,要突出佛教的精神,表现佛教的理念。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建筑事业,就此而言,它的特殊性要求佛教徒必然参与。我们本着开放的心态,在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原则下,积极参与大佛禅院的从征地、设计、施工、验收等整个过程。在每个重大的决策中,我们都提出自己的看法,供专业人员参考,尽可能做到佛教的如法如律,同时也广泛听取专业人员的建议,将他们的想法融入进来,使之达到最完美与合谐的程度。
大佛禅院的建设是一项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工程。历史上中国的寺院无数,但是再辉煌的寺院最后都毁掉了,像峨眉山最盛时期全山有200多座寺院,现在只剩下了20多所。寺院毁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工程质量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鉴于此,我们在决定修建寺院时,就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以质量和管理来决定寺院的建设。
我们的考虑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考虑到起点要高,要建设一流的寺院,在设计寺院时力求突出寺院的宏伟效果,表现出盛世建寺的一种大手笔思路,不负于佛教名山大寺的荣誉,所以我们将整个寺院定的规格很高,要求建筑物要宏伟状观,并且要能摆得开,不能过于地拥挤,显得大气一些。我们选择了中国建筑史上比较成熟的明清建筑的式样,这种选择也与明清峨眉山最终成为佛教四大名山的历史特点是一致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峨眉山的传统历史,当然还与大佛禅院本身就是明代佛教的产物有关,还它一个历史的原貌。其次,设计标准要求一流。大佛禅院的形象关乎到它在社会上的影响,我们充分地重视了这一点。虽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它的建设要有大手笔,要显出名山大寺的身份,但是在细部方面如果忽视了,也可能会造成功亏一篑的情况。举例来说,一个寺院的建筑物非常宏伟,但是外部的颜色或者装修不行,以及环境不配套,同样也不能起到一个应有的效果。为了这个目的,我们与设计单位一起走访了全国不少有名的寺院,以及包括一些正在建设的寺院,在吸取了一些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最后才确定了大佛禅院的细部风格。我自己也参观了不少的宾馆,特别是一些五星级的大宾馆,看看它们的内部的装饰风格,能否为我们借鉴,因此大佛禅院在设计装饰图案时,非常强调它的个性与整体之间的结合,使之能变得更加完美,大到整个环境,小到每根线条,都进行了详细地论证之后才定下来。第三是建筑质量要求一流。我已经强调了,我们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所以对工程的质量我们是非常看重的。能够取得参与大佛禅院建设的工程队伍都是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这一点我们强调的非常严格。就连我们请来在殿里描金工匠,也是专业人员,他们都是西藏的画师,都是虔诚的佛教徒,由他们来主笔,能更好地保证质量。在施工中,我们聘请了最好的监理单位,凡有检查不合格,就不予验收,返工重来,直到合格为止。第四建筑材料要求一流。大佛禅院的能否实现千年大计,除了施工质量以外,材料的选择也是重要的一环。对此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的。我们要求所有的施工材料,从水泥到石料,以及木料等等都要严格地按照标准,不能掺假。施工的水泥,我们选用的是获得国家金奖的名牌产品,建筑用的石料是专门到福建定购的,木料是经过自然处理过的百年古树,房屋用的琉璃瓦是江苏陶都宜兴生产的,就是大殿所用的绘图的颜料,我们选的都是天然矿物质的,而且所有的材料必须先经过严格的试验以后,才能被选用。
整个大佛禅院的工程,预算资金要上亿元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对峨眉山佛教协会来说,也是第一次运作。我们的资金来自于多个渠道,一是峨眉山佛教协会过去的积累,二是依靠广大檀信和护法自发地捐赠,三是少量地向国家贷款。修寺的资金来之不易,将这么多的资金交给我们管理,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总是想争取尽量将它用好用足,尽可能地避免浪费。对此,我们的在资金管理上作出了多项规定。首先规定该用的一定要用,不能节省,因为用出去要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社会稳定。例如大佛禅院的土地来自于征地,对该理赔的钱,我们一分不少地付出,让被征地的群众拿到应有的补偿。大佛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不符合佛教的规定,为了严格按照佛教的制度,我们做了土方的调整,仅挖填土方和砌堡坎(挡土墙)就花了几千万元。所有的寺院不仅是一个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大佛禅院在美化环境方面舍得投入,仅购买树苗就花了几百万元,其中有的树木一颗就花10万元。其次规定不该花的钱决不花。大佛禅院建设的材料采购,全部由佛教协会自己办理,不允许代购,一方面是为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是减少中间的环节,节约代理费用,仅此一项,就能节约几千万元。第三是能就地使用的决不外买,例如为了改变寺院的地势,我们将挖出的多余土方全部用于回填,又将挖放生池的土放在藏经楼后面,堆出一个人造的假山,这样既解决了多余土方的运输费问题,省下了一笔运输的费用,同时还为寺院新增了景点,一举两得。再如,寺院拟建造一个专门用于接待客人的上客房,在规划区内正好有一座小山包,我们有意识地将整个山包保留下来,利用原来的生态环境,稍加处理,用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建成一个花园式的上客房。第四,严格控制资金的发放数量。大佛禅院工程,建设单位很多,为了把握资金的发放,我们严格实行工程按进度拨款,只有当建设工程告一阶段之后,并且经过验收,我们才将相关的款额打出。总之,为了节约资金,我们尽可能地精打细算,经过几年的实践,大佛禅院建设资金与同类建设的工程资金相比,属于投资很少的一类,现在看来,这么大个寺庙,整个工程资金不会超过2亿元。
听完永寿法师的介绍,使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位负责大佛禅院工程老板的抱怨,说这个工程只拿到了一些人工费,赚的只是小头,在材料费等大头方面的确没有得到什么“油水”。可不是么,永寿法师真是够精明的了,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精打计算,稍微放松一下,整个工程的费用也许会增大多少呢?这就很难说了。其它的寺院建设是否也是采用了这种精确的计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寺院的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动辄上千万或者上亿元,其资金来自于民间,取之于民,最终还是用之于民,如何运作资金,峨眉山佛教协会也许作出了一个范式,可供大家参考。
永寿法师从19岁出家,至今已经22年,人生的精华都在寺院里渡过,佛教塑造了他的人生。我知道他在出家前,曾经过了一段很苦的日子,但是从小家里就一直充满了佛教的氛围,这对他选择出家产生了至关的影响。他出家在峨眉山万年寺,这是全山最古的寺院,也是最大的寺院之一。寺内无梁殿是明代建筑的瑰宝,殿内的普贤骑六牙白象像,是全山镇山之宝。白象庄重典朴,四肢敦实有力。普贤双眸微合,端坐莲花座上,接受众人朝拜。80年代初是中国大陆佛教刚刚开始恢复的时候,佛教还没有被人们完全理解,出家的人更是少的可怜。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出家,他淡淡地说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也许还有对武术的爱好,总之,在佛教看来,这些都是由缘份决定的,能够选择出家,也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归宿。
永寿法师在万年寺一住就是9年,其中除了在南京栖霞山中国佛学院分院学习一段时间外,他一直活跃在峨眉山佛教的第一线。他在万年寺先后担任过知客、监院等职,主持过万年寺的全面工作,正是由于他的不俗表现,使他在众多的出家人中脱颖而出,没到30岁时就担任了领导峨眉山日常工作的副会长。我还没有到峨眉山时,就听说过有一位非常能干的年轻僧人,也是是一位精明的实干家。他的两眼炯炯有神,仿佛一下就能把你看透。一开口就非常风趣,充满了禅机禅味,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在我看来,他的唯识学的知识或许更加纯熟,能把唯识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如果没有一些理论的功底是做不到的。我感兴趣地问他是不是曾经学过唯识,他断然否认,只是谦逊地表示读过几本这方面的书。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上从天文,下至地理都能讲出,这与他从事的工作太泛太杂有重要的关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这是提高人的知识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与他交往久的人,都会感觉他并不善谈,话也不算太多,是一位讷于言,敏于行的人。可是一谈起大佛禅院时,他就把不住嘴了,看来他的大佛禅院的“结”真是太重了。我们在大佛禅院的工地上连续转了三个小时,他的嘴也一直没有停过,不时地耳里灌着“寺院体系”几个字,于是我专门向他请教这几个字的意思。
永寿法师说,峨眉山佛教由“三个中心”组成,一个是金顶的朝圣中心,一个是万年寺的修行中心,一个是大佛禅院的文化中心。“三个中心”组成了峨眉山佛教的整个体系,但是每个中心,也有自己的独自体系。对大佛禅院的寺院体系来讲,就是它是一个培养僧才,以文化为其特点的中心。永寿法师认为,当前中国的佛教的确有很多弊病,界限不清,管理混乱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大佛禅院的建立,就想从制度上入手来根本改变这种混乱的情况。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开放兼封闭的寺院体系,“开放”是说整个寺院从总体上向外开放,引导香客游人来寺院参观与进香。“封闭”是说寺院内部与僧人生活学习有关的部分为封闭式管理,避免外来的因素干扰太多。永寿法师强调,出家人的本份是修行,与俗务接触太多势必会影响僧人的修行,也无法提高僧人的素质。
恢复大佛禅院的构思是在1995年就开始了,1998年这项工程正式开始启动,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整个寺院本身就是一个大花园,寺院的中心是放生池,池中有小岛,中间有小桥联结,周围绿树成荫,构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所有的建筑分布在放生池的周围,开门见水,开窗见山,赏心悦目,寺院的宁静与庄严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建的大佛禅院,大致分为几个功能区,一个是向游人香客开放的参观拜佛的区域,以中轴线上的七堂伽蓝为中心,包括两边的楼廊。一个是佛学教育的区域,以佛学院为中心,是培养僧才的地方。一个是修行的区域,以禅悦园和念佛堂、禅堂为中心,是增强正信,提升信仰的地方。一个是宣教普及佛教知识的区域,以般若讲堂、图书阅览室为中心,担负讲经弘法的文化工作。一个是接待外来人员的区域,以朝山会馆为中心,负责安排外来人员的食宿与接待工作。永寿法师解释,大佛禅院的功能区分明显,各个功能区之间都是一个独自成立的小区,通过大门将它们分别隔开,外人不得随意进入,特别是僧人生活的区域,将会有专人看守,来客只能在大门旁边的传达室内等候。游览进香区两边的廊楼,楼上是僧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同样也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严格地与外界相隔,争取做到僧俗两分,改变僧俗相混的混乱状况。
永寿法师又说,峨眉山佛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挖掘不尽的丰富宝藏。近年来,峨眉山佛教协会一直在致力于佛教文化的建设,先后出版了峨眉山的画册、峨眉山诗集,最近又出版了《峨眉山与巴蜀佛教文化论文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所做的佛教文化事业与其它名山名寺相比,还有不足的地方。现代中国佛教已经从恢复寺院,兴建寺院进入了寺院文化建设的时期,形势的发展,逼迫我们要往前赶,否则就会落伍于时代的潮流。虽说峨眉山本身并不缺少文化,但是峨眉山佛教及其文化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还有不少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完成。建设大佛禅院的理念就是文化兴院,用文化来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以文化来促进峨眉山佛教的发展,大佛禅院之所以设计成文化中心,就是基于这个考虑,其整个寺院体系,也是为了这个中心服务的。我们希望所有来峨眉山的游客和香客,上山之前,先在这里领略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底蕴,对峨眉山佛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上山朝圣,进一步地深入体会峨眉山佛教的文化。
大佛禅院建成以后,设在山里九老洞的峨眉山佛学院将迁徙到这里,大佛禅院将成为峨眉山佛教的人才培养中心,这是我们峨眉山佛教人才培养建设的一个重大的转移。峨眉山佛学院已经开办了多年,取得了成绩,培养了不少僧才,也为中国佛学院输送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但是佛学院设在山里也有不便之处,特别是在对外联系交往方面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学僧在那里近似于封闭的管理,可以专心致志的学习,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开阔眼界还是不够的。现在的社会是开放型的,网络和交通的便利,越来越紧密地将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佛教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也不应该脱离社会,佛学院的教育要与社会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所以将佛学院迁出山,应该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的。也许有的人认为佛学院到了闹市,会影响学僧的修学,让他们分心,不安心学习。我认为这种担心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佛学院的学习,关键在管理,重在教育,我们有针对性的设立一些的规章制度,专门建有禅堂等修行的地方,所以只要加强管理,辅以教育,措施到位,就能取得成效。此外,峨眉山佛学院迁到大佛禅院,教学条件和办学硬件,以及学僧住宿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改善,我们将为佛学院配备最好的教学设施,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突出现代教学的理念,引进高科技成果,使用电子教学系统,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为将来弘法打好现代知识的基础。将来佛学院的学僧居住环境宽松,两个人一间房屋,里面配备了宾馆级的设备,生活起居按专业化管理,佛学院的档次得到了提升,以更好地形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佛教在未来的发展,仍然依靠的是人才,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做一流的事业,对像培养人才的佛教教育事业,我们舍得花大力气,舍得投入,最终目的就是将未来的峨眉山佛学院建成一流学校,与峨眉山佛教的名山大寺地位相符。
作为峨眉山佛教文化中心的大佛禅院,弘法利生也是寺院的主要的工作之一。大佛禅院即将建成的般若讲堂就是专为社会弘法的一个文化机关,设在这里的演讲厅,一次可容纳三千人,将来我们会在这里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弘法大会,将佛教的精神通过讲堂散发出去,让更多的人薰闻佛法,利益众生,建设人生。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有计划地购买一些重点的图书,就是为即将建成的大佛禅院的图书馆做准备工作。按照我们的设想,大佛禅院的图书阅览室是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地方,读者除了能在这里阅读一些各种书籍以外,还可以在这里品茗,听音乐,人的心灵在这里可以得到净化和提升。此外,大佛禅院的博物馆也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对象,我们不仅将重要的佛教文物予以收藏,而且还要进行经常性的展示,把佛教文化的精品向世人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老的佛教文化。总之,为了提高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品位,大佛禅院作为文化的中心,构成了以文化建设为特点的寺院体系,随着峨眉山佛教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这一体系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峨眉山大佛禅院是永寿法师一手操办起来的,从禅院的构思到建设,他一直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与追踪者,为了禅院的建设,他沤心沥血,谒尽全力。为了能够随时了解禅院的建设情况,他搬到了工地来住,只要没有事情,他就呆在工地上,每天在工地巡视,遇到施工不合要求的地方,他马上提出,进行整改,工地上的技术人员与工人见到他是又惊又怕,生怕在他的壑智的双眼中挑出毛病,被迫返工。如今大佛禅院竣工在即,正在进入紧张的装修工程,永寿法师一如既往地巡视在工地上,他认为到了这个时候,更加紧张了,因为这是关系到大佛禅院的脸面工程,它与前期工程显得一样重要,不能轻视。我在峨眉山停留几天,都是在工地与他见面的,就是我离开峨眉山时,也是在工地向他告别的。永寿法师的大佛禅院的“结”一直不能释怀,将永远伴随着他的一生。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4382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