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佛教资讯
北京云居寺五一将举行顶礼石经法宝拜山活动
作者:佛教文化旅游网来源:佛教文化旅游网点击数:3459更新时间:2008-03-27 16:08


  佛教文化旅游网讯:著名的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北京云居寺,将于2008年5月1日举办顶礼石经法宝拜山活动。届时将邀请全国百名拜山活动爱好者参加,现在正在报名中。

  此次拜山活动由北京房山云居寺、《宝藏》杂志、佛教文化旅游网联合举办,时间从5月1日开始,至5月3日结束,历时3天,拜山活动于5月2日举行,起始点为石经山牌坊,终点为雷音洞,全程约500米,耗时3-5个小时。这对参与者的虔诚心、体能、意志都将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此次活动除拜山活动外,还将穿插游览石经博物馆、云居寺,讲座“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等活动于其中。

  举办此次拜山活动,意在让参拜者亲临石经山感受有着历史积淀的法宝文化,了解静琬大师在面对法难时保存佛经的宏愿,体验三步一叩从山下拜到山上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的修行方式,体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佛陀真言,从而增强对法宝的恭敬心。

  拜石经山不仅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亦是修行的法门之一,它的意义是希望借由礼拜外在有形的山,进而体悟内心那座无形的山,从而达到除邪见恶念、消减我执习气、破恶业障道,获得殊胜且不可思议的法宝感应的功效。

云居寺简介

  云居寺建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近1400的历史。寺院座西向东,形制宏伟,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千年古刹云居寺可谓是饱经沧桑, 1942年日军数架飞机轰炸古寺,顷刻间千年古刹变成残垣断壁,只残留下天王殿前弹痕累累的拱形山门和几座古塔。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云居寺经过1985年和1999年两次大规模的修复,今天已经重现了昔日的庄严。现在的云居寺是藏真经、纳珍宝、佛事兴、香火盛,被誉为:"中华佛法城,祈福迎祥地"。 

石经山简介

  石经山本名白带山,位于房山区境内,在云居寺东二里处,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据考,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05年),僧人静琬为维护正法,镌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规模之大,历时之长,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闻名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山矗立于群山环抱中,因当地盛产大理石,僧人静琬法师率领第子把天然的石洞磨平,将146块石刻佛经镶嵌于四壁,此洞就是第五洞雷音洞(又称华严堂、石经堂);洞中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柱身雕刻佛像1056尊,号称千佛柱,是隋代雕刻中的精品。为了保存石经,弟子们又在悬崖下开辟了8个洞。石经山目前保存隋唐石经4196块,是刻经史上最早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石经山除9个藏经洞外,山顶有五台,每座台上曾有一座唐塔,抗日战争后仅存2座。在石经山众多的景观中还有朝阳洞、石佛洞等多处洞穴,并且有绵羊石、望秀亭、唐僧殿等历史遗迹。石经山风景秀丽、景色幽静,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石经山将成为房山西南又一个重要的风景区。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7582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