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无尽,万行庄严,来到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参访修学,就应该将自己的虔诚之心体现在领悟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上来。“愿”是菩萨的崇高理想,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人生做个很好的规划,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还必须要有行动,这就是“行”。普贤菩萨的“行”就是要我们去精勤实践,大行无尽,所以,“普贤行”对于我们众生的生活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

  永寿法师,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1982年在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1985年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曹洞正宗第六十五世衣钵传人。

  法师以《华严》思想及普贤菩萨“行愿”精神为指南,创造性地将曹洞宗的修证理论结合峨眉山实际,择机契理地提出了建设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修行、教育“三个中心”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积极入世的 “五妙共品”新思路,并将其贯穿于金顶华藏寺改造、建设金顶十方普贤铜像和恢复大佛禅院的建设中。

  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方丈足迹 > 文章
重印译峨籁叙

  峨眉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系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组成之山体,总面积约600多平方千米,其中以大峨山最为秀丽,即我们所说“游峨眉山”之目的地,其面积约150平方千米。

  峨眉山名称之来,一般的说法是:大峨二峨两山对峙,远望细长,如蛾之眉,故称峨眉山。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有四绝:夔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剑门天下雄。峨眉山为四绝之一。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即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亦居其一。据传公元4世纪末,从中印度来华入蜀的僧人宝掌,赞誉此山为“高出五岳,秀甲九州,震旦(中国)第一山也。”的确,峨眉山最高点之万佛顶,海拔3099米,而五岳中最高之西岳华山为2200米,南岳衡山只1290米,所以李白诗说“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之地理位置特殊,如苏轼诗说“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峨眉山介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犹如河北省之平山县为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之分界县。

  峨眉山是邛崃山脉的余脉,介于凉山和邛崃山之间,是一座悬崖峭壁众多的断块山,在地质学上称为“峨眉断块带”。以在震旦纪早期(8.5亿年以前),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以后地壳历经四次抬升与沉降,至晚三叠纪(约1.8亿年前后),受印支造山运动影响,地势上升,海水永远退出峨眉山区,但在白垩纪后期(约6700万年前后),其海拔高度仅约1000米,并无雄姿。至新生代老、新第三纪之交出现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约3000万年前后),峨眉山在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的内力作用和冰川、寒暑变化、风吹雨打的外力作用影响下,使岩层变化加剧,从而出现悬崖万丈、沟壑纵横、树木参天、云海佛光等绚烂景色,加之为普贤道场,朝拜者、旅游者络绎不绝,成为名山。

  峨眉山史志之著,始于何人,考证很难,现只知明清之际胡世安(1593-1663)所著之《译峨籁》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峨眉山志。蒋超所写之《峨眉山志》即以此为兰本。《译峨籁》只北京图书馆藏有,极其珍贵。1986年,峨眉县志办公室骆坤琪、郑必辉两同志将其抄录,并对之作标点注释,还将李白等人咏峨眉之诗歌129首作补辑,另附诗歌作者简介、胡世安传记资料,最后由毛西旁先生校阅定稿,于1988年出版问世。全书正文及序约4.3万字,加注文及附录5万字,共约9.3万字。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天下名山,我国5A级风景名胜区,年中外游客逾400万。为使游客更多了解峨眉山之历史,峨眉山佛教协会将《译峨籁》重印流布,以饷读者。

  《译峨籁》共有十纪,书名的含义及十纪讲了些什么,兹作一解说。由于本书是三百年前的作品,与今日峨眉山之情况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若干地方作了资料增补。

  《译峨籁》“籁”(lài)指萧,管状乐器,泛指声音。《庄子·齐物论》有人籁,指人吹萧管的声响,喻人的言论、地籁,指风吹窍孔所发出的声响,如司空曙(720-790)《送张炼师还峨眉山》诗“松籁万声和管磬,丹光五色杂虹霓”。凡树木鸟兽所发之声皆地籁、天籁,指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雪声等。推而广之,所有声音皆可称籁,如“万籁俱寂”。凡记述与峨眉山有关之著作也可称“峨籁”。“译”指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使之理解。胡世安在《自序》中说:“又博采兹山艺文及余旧近稿未入前录者,复汇为是帙,集众解以貌峨,”是为“译”义。

  以下解10纪。“纪”为史书的一种体裁。在二十四史中,记叙帝王生平事蹟的称为“本纪”,如《始皇本纪》。此处之“纪”是按时代先后编写人物、事件等内容,可称为“纪事本末”。

一、星野纪

  《周易》中有八卦,其中乾(≡表示天、阳)坤(≡≡表示地、阴)两卦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根源。亦即天体与大地及人类有相互关系,如四季变化、潮汐风暴都与太阳、月亮有关,亦与人类生存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星体按东西南北方位分为四组七宿,共二十八宿,天上方位与地上之方位相对应。星野纪讲峨眉山与星宿相对应的位置,给人以空间概念。二十八宿之南方称朱鸟(与动物相配),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与之相对应的大地是峨眉山。常璩qú云“西奄(覆盖)峨嶓,地称天府。其精灵上应井络(宿)”是也。《峨山志》称“峨山在九囿(九州)中,下镇梁(今秦岭南及四川北部一带)益(今四川成都一带),上应鹑首(鹑为“柳”、“星”、“张”三宿,三宿以柳为标志星,故称鹑首),为南戒(与“界”同。《唐书天文志》“江河为南北两戒之宗”)之宗(标志)。如以八方位分之,则峨眉山在九州西南方。

二、形胜纪

  述峨眉山之山川形势及文化名胜。《禹贡》说,蒙山(邛峡山)在南方之首为大渡河边之峨眉山。《益州记》称“峨眉山在南安县(治今乐山)界,两山相对如蛾眉。”南宋《方舆胜览》说前代峨山有六寺,光相寺居山绝顶,为普贤示现处。今庵寺已数十,倍于往昔。《通志》说,中国山有两戒(界),岷山为北戒(界)之宗(标志,即秦岭山系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峨眉山为南戒(界)之宗(标志,即山之南为大凉山与云贵高原)。

  峨眉山最大之河流是峨眉河,有两大支流,总长度不到100千米,年均流量不足30m3/秒,属于小溪,流经乐山苏稽,汇入大渡河。近几十年在景区内建有小水电站9座,装机容量共14770千瓦,正常年发电量6981.5万千瓦时。

三、典籍纪

  《九仙经》说“黄帝留峨眉山石壁。”《云笈七签》说峨眉山北洞石室中刻有“郁仪引日精,结邻至月神,得道处上宫,位称大夫真。”大意是:在峨眉山修炼,得日月精神成道,由人中之杰(大夫)成仙(真人)。山洞中藏有很多笈文(道教文书),说“万劫一传”,“千年之内,听得三传。上学不得此文,虚困山林,终不得道。”晋葛洪(281-341)所撰《神仙传》说,东汉人阴长生写有《丹经》(炼丹之经),“置蜀绥山(二峨山)”。可见,在晋朝以前,峨眉山之人文历史,还处于传说(如黄帝留石壁)及神仙、道士及炼丹求长生不老药的阶段。

  到北宋时,吕勤为嘉州太守,开始修《峨眉志》,峨眉山之历史面貌,呈现于世人,惜此志已佚,难知究竟。

四、图绘纪

  纪历代著名画家在峨眉山作画及画峨眉山图。如范成大在南宋时游峨眉山,见牛心寺有唐人所画之罗汉像,说明在宋以前,佛教已传入峨眉山。唐末成都画家李昇,画有《峨眉山图》,“好事者得之,为箱箧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有数名画家画峨眉山图。

五、玄览纪

  《道德经》说,“道”可说,但一般的人听不懂;“道”是名言概念,但很深奥。“道”是世界的本原,奥妙莫测又确实存在,称之为“玄”。古人把《道德经》、《庄子》、《易经》称为“三玄”。在魏晋时代,玄学非常流行。“道”有广义狭义两种,就狭义言“道”,相当于古印度人所说的“极微”和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物质由原子构成);就广义言,“道”指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道法自然),也包含观察社会、处世对人的人生哲理,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少欲知足”等,内容极其丰富。到东汉时出现的道教,奉《道德经》为经典,修道之目的是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人有生老病死,言不老不死,乘鹤去仙山成仙,令人玄感。仙人都住山中,有三十六洞天,峨眉山为第七洞天。本纪有多篇神仙(玄)事蹟,供人观览,故名“玄览”。

  《五符经》说,天皇、帝皇、人皇(三皇)开天辟地。皇人住峨眉山,轩辕黄帝(五帝之一)来此受真一五牙之法。《元气论》说,黄帝来峨眉,求道于皇人,皇人见其所得皆末事,说:“子曰长生,三一当明。夫三一者,乃上皇(天皇)黄箓之首篇也,能知之者,万祸不能干矣。”《神仙传拾遗》说:峨眉山的神仙有一万多,有皇人统领,置官府等办事机构以度人。《列仙传》说,有楚狂接舆(楚国的一位放纵不羁的隐士)名陆通,不食人间五谷,住峨眉山历数百年。《仙传拾遗》说,峨眉山有隐士许老翁。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益州(成都)有个姓柳的公务员娶了个妻子李氏,天姿国色,节度使章仇欲窥觇chān,令夫人设筵邀会。李盛服应邀,章见李服色艳丽,且异香满室,知非人间物,后询问许老翁,翁曰:“此上元夫人衣库之官,俗情未尽耳!”后唐玄宗见许老翁,老翁说,库官已流放人间,其所留衣物当有人来取。俄顷,旋风卷衣入云,许翁亦失所在。按:李妻近似于七仙姑下凡的传奇故事。

  《神仙感遇传》说,唐末有僧人悟玄,来峨眉山,欲探洞穴。有老者对他说,洞穴不可乱入,否则危及性命,向他介绍了一位在嘉州卖肉的张姓洞主。张姓在地上拾一瓦子授之曰:“入山至某峰下,值某洞门有长松,下溪上壁,此天真皇人所居也。以瓦子扣三十二声,门开则入。每遇门即扣,则神仙之境可到矣!”依教入山扣门,洞门果开,见门内广阔,天花怒放,珍禽翱翔;名姝丽人,仙官道士,部伍车骑不绝。又至一门,久扣不开,忽闻震霆声,惶惧而出,已在洞门外,无复入洞景象。复访洞主,张生已死十余日。按:悟玄探洞,近似《天方夜谭》之阿里巴巴四十大盗与陶潜之《桃花源记》。陶潜与净土宗祖师庐山慧远是挚友,常听其讲净土胜境有所感悟而有人间净土之作。本文则是道教峨眉洞天胜境之作。本纪多为唐以前之仙人事蹟,说明在唐朝以前,峨眉山道教势力很盛。

六、宗镜纪

  永明延寿编集《宗镜录》称“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其“一心”指清净心、佛性,禅宗的见性成佛,是其主题(宗),从此主题出发,去认识万法,就能一目了然,无有差错(镜)。此处之“宗镜”,另有含义。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峨眉山历代高僧大德(宗)践行普贤行愿无尽精神,建寺塑像、植树造林、修桥铺路,使峨眉成为天下名山,朝拜圣地,祖师之行为后人之镜。

  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有蒲公采药于云窝(今初殿),见一鹿,异之,追至绝顶无踪,乃见威光焕赫,紫雾腾涌,联络交辉成光明网,骇然叹曰:此瑞希有,非天上耶!径投西来千岁和尚询问,答曰:“此是普贤祥瑞。”此传说有可信度,因在西汉末年佛教已传入我国,梵僧有从缅甸云南入蜀者。

  本纪称,隋智者大师游峨历时三年,唐玄奘法师游九老洞。赵州从谂、黄檗希运、南泉普愿等皆来峨眉,所纪禅师皆唐、北宋时人,其生平事迹只涉及机缘语句,如布水岩和尚,昔参曹山,问:“宝剑未磨时如何?”曰:“用不得。”问:“磨后如何?”曰:“触不得。”又问“西来大意?”曰“一步踏着火光飞。”于此有省,回峨眉白岩寺居。但对禅师建寺铸像等未曾提及,明代是峨眉山佛教的繁荣时期,亦付阙如。

  本纪说:“西南有山名光明,现有菩萨名贤圣。”将“贤圣”解为普贤菩萨。印光大师在《重修峨眉山志流通序》中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贤圣”不能解为“普贤”。

  为使读者更多了知峨眉山的高僧大德,笔者于此对清明以前之高僧作一点补充介绍。

  慧持(337-412) 今山西宁武人,道安弟子,399年入蜀,后来峨眉山修建第一座寺——普贤寺,即今之万年寺。有说此为佛教传入峨眉山之始,为多数人赞同。

  惠通 江陵人。唐末来峨眉山,历14年,整修华严寺、普贤等寺,誉为“峨眉禅宗第一祖”。

  茂真 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工接种牛痘防治天花病的人,他进京治好丞相王旦之子的天花病。980年,茂真得宋太宗赐金三千两铸普贤铜像一尊(重62吨)于今万年寺。

  别峰(1108-1190) 峨眉人,住中峰寺多年,曾受教于圆悟克勤及大慧宗杲诸大禅师。1180年奉诏入宫说法并开讲于灵隐山,陆游为之撰塔铭。

  别传(1498-1579) 今湖北云梦县人,住锡峨眉山35年,在山顶创建新殿,以铜瓦覆之,谓之金殿。在白龙寺周植松杉楠柏近7万株,后人受其惠,称此林为“古德林”。铸老宝古楼钟重12吨多,为峨山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

  无穷 今重庆铜梁县人,在峨眉山出家为僧。他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募资铸就千手千眼观音铜像,高3.6丈(约12m),后又到京城向皇太后募得重金,建占地三百余亩的大佛寺。

七、方物纪

  由于峨眉山海拔3千多米,山体呈陡峭断层及峡谷,多雨多云雾,因此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本纪载有11种动物如黄连鸡、貔貅píxiū,今称大熊猫,1992年还发现过。植物18种,如罗汉松(果实如塔)、莎罗花(数花合房,春开,叶在表,花在中,根不可移)、茶(《文选》注称“峨山多药,茶尢好”,可见峨眉茶在唐代即遐迩闻名)。此外还有菩萨石(似水晶)及制琴之松,传唐代制琴名师雷威曾来峨眉伐松斫琴。

  据近年科研人员报告,“峨眉山特有植物43科79属106种,其中苔藓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4科8个属11种、种子植物37科69属93种。”(《峨眉山植物》,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右栏。)

  另据《峨眉山志》载,峨眉山著名的动物有大蚯蚓,一般体长30厘米,体宽1-2厘米;枯叶蝶,双翅展开宽约8厘米,停息在树枝、草丛上时,酷似枯叶;仙琴水蛙——弹琴蛙,鸣声多变,婉转动听;藏猴——四川短尾猴,主要分布在洪椿坪至华严顶一带。

八、道里纪

  以旅游线路的方式概述峨眉山寺院名胜之分布及掌故。此中有些寺观已更名,如报国寺最初名“问宗堂”,后又名“会宗坊”,吕仙祠改名纯阳殿,龙凤庵于1672年蒋超改名为萝峰庵。在清朝,全山先后所建寺庙有150座,现今只有40余座。

  峨眉山在县城之西南,由南门出发至报国寺、伏虎寺,再爬山至纯阳殿、中峰寺、清音阁。这一带海拔700-900米,夏日凉爽,来避暑的人很多。清音阁有两条路线到金顶,一条是经洪椿坪、九老洞、九岭岗到洗象池直上金顶,另一条路是去万年寺,登山至华严顶再到洗象池直上金顶。本纪所述之路线就是这样的。今天已有公路通到雷洞坪,在接引殿坐缆车可到金顶。如要切身体验天下秀,那就得爬“钻天坡”,走九十九道拐。

  本纪说,伏虎寺名之来,“因虎肆虐,行僧建塔镇之,患遂息焉,改今名。”时在唐朝,虎患多,当是事实。

  吕仙祠原为道观,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又名纯阳子)曾来此隐居。峨眉山道观多,道教势力很大,到宋朝佛教才兴旺起来,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以今天来说,朝峨眉,拜普贤;游名山,观胜景,要拜要游要看哪些地方呢?峨眉有十景,还有新十景,但不可能看完、看到,如佛光,须刻意求之。这里就笔者知见,写上以下可去景点作参考。

  1、大佛禅院新建寺院,在峨眉山市内,占地700余亩。有雄伟的佛殿、普贤殿、观音殿等供人朝拜;有周长400米的圆觉池及菩提大道等供人休憩;有佛学院、图书馆培育僧才、进行研究之场所;为朝山之起点。

  2、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其附近有铜铸“圣积晚钟”,高2.6米,重二万五千斤,为1564年铸造。

  3、伏虎寺苍楠翠柏,禽鸟和鸣,幽静息尘,有本科佛学院尼众班(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成立)在此。有华严塔,明万历年间紫铜铸造,高7米,14层。有全山最大的罗汉堂,500贴金罗汉绕堂列坐,睹解脱像,己心解脱,见闻熏习,法身种子自生。

  4、清音阁为上、下峨眉山及中转之枢纽地,海拔710米,有牛心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两水猛冲牛心巨石,鸣响如古琴弹奏清音。“双桥清音”为峨眉山十景之一。溪涧中有胡子蛙。其不远处有一线天,两崖并立,中间一峡,长约500米;还有中日诗碑。

  5、洪椿坪海拔1120米,为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交替区。盛夏从九老洞来此,顿感暖意,从清音阁来此,暑气顿消。寺有1500年前栽的洪椿树,年代久远,喻佛法永住。寺周山抱林拥,炎夏晴晨,常有雨珠洒落,为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大雄宝殿有做工精湛的千莲灯。有清人冯庆樾撰二百字联,堪与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媲美。

  6、仙峰寺从洪椿坪经九十九倒拐至海拔1752米的仙峰寺,有15千米里程,寒气袭人,急穿毛衣。寺建于高峻的仙峰岩下,寺周有世界稀有的栱桐树,花白色,微风吹拂,如鸽子飞舞。寺附近有九老洞,为石灰岩洞穴,传说黄帝到峨眉山访问天皇真人时,走到洞口,遇一老人,帝问他有同伴吗?老人说还有八个,故名九老洞。洞深邃莫测,多岔道,不少游人进洞探奇迷路而成白骨。“九老仙府”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7、万年寺海拔1020米。有无梁殿,高14米,殿顶用砖拱卷成穹窿状,不用一木一架,殿内供奉北宋铸造的普贤铜像,高6.8米,重62吨。寺内有贝叶经、佛牙等珍贵文物。寺附近有“琴蛙”,鸣声如弹古琴,悦耳动听。

  8、华严顶、洗象池华严顶海拔1914米,群山环抱,一峰突起,可观日出、云海、佛光,有“小金顶”美誉。洗象池海拔2070米,以寺前有一小池,传为普贤入山,在此浴象故名。
在华严顶与洗象池两山之间,有呈V字形的深沟,在沟底之九岭岗到洗象池之间有“钻天坡”,垂直高度300米,直上2.5千米,有32折,1500石级,两侧绿树遮覆,行人如登天梯,为峨眉山著名险坡,不登此坡,不能体验山之秀险雄奇。

  9、雷洞坪海拔2430米,高度在雷雨层之上,以致山下落雨山上晴。坪左绝壁悬崖,有七十二洞,峨眉山之险,在这里体现出来。坪很大,建有停车场、滑雪场,寺庙亦重新修建,上行至接引殿,有缆车通金顶。

  10、金顶海拔3077米,全山第二座高峰,为游人登峨眉之必去处。金顶有铜殿——华藏寺,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故名“金顶”。有十方普贤金像,供人瞻仰朝拜。可览云海、日出、佛光、圣灯,还可见到大雪山、瓦屋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站在舍身岩边,悬崖峭壁,刀切斧断,不亚华山西峰之险,但无“劈山救母”之类似传说。

九、文翰纪

  纪录从东晋到明末文人信士所著峨眉山之文多篇。

  晋王羲之《与谢安书》说:“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又《与周益州书》说,周为益州(治所成都)高官,若登峨眉之颠,“实不朽之盛事也。”按:昆仑山与峨眉山之为伯(兄)仲(弟),理由有二:(1)昆仑山是主脉,峨眉山是其支脉(昆仑山起于帕米尔高原,至新疆和田南,山势分为北中南三支,中支巴颜喀拉山东延为邛崃山,峨眉山即邛崃山余脉);(2)道教认为昆仑山为神仙所居之仙山,凡人难至,有不死树不死水及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不死,再上有天阙,进入者成神,峨眉山也是仙山。从王羲之二书中可见峨眉山在东晋时即享有仙山盛名,且以登峨眉之颠为不朽之举,亦见当时无飞机火车,人的活动半径小,加以峨眉山尚未开发,荆棘载途,实难攀登!故明人杨慎说:有名望的人亦不能遂其雅志,“山水于高人亦有缘及限耶!”

  郦道元《水经注》:峨山东北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化之所。

  眉山人程建用,元丰(1078-1085)年间为今四川中江县令,他对峨眉山情有独钟,聘请百余塑匠画工,塑出峨眉山全景图,请同乡苏轼为其写叙以传世。

  熊过《息心所颂》从万年寺上行5公里有息心所。何谓息心所?心指识,心所为心展开活动,出现善恶无记之思想及动身发语。息心所即止息心所中的我执法执,进入我法二空的境界,救度众生(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此颂文字有商榷处,文讲普贤大士应身阎浮提,一者有居士见(现)宰官身,了一切法,有长者善为说法息心,两人谁是普贤应身,行文含糊;二者“辟支无学”为“辟支佛”,即“独觉”或“缘觉”,指生于无佛之世的利根众生自悟得道者。亦有说观十二因缘而悟道者为缘觉。辟支佛为三乘之一,与声闻乘合称“二乘”“小乘”。辟支仅断烦恼障,证我空、自利而不度他,也不说法;菩萨是大乘,断二障,证二空,自利利他、说法度生是其与二乘的最大不同点。此《息心颂》若是辟支长者说,欠妥。

  曹学佺《辛丑游峨记》此辛丑年可能是1601年,因书中提到的李维桢(1547-1626)及《译峨籁》著者胡世安(1593-1663)一生靠近辛丑年的以1601年最恰当,1661年也是辛丑年,但1663年胡世安即逝世,他不一定能看到此游记。

  曹学佺于辛丑年游峨眉山。从嘉州(今乐山市)西门出发,登解脱坡,经纯阳殿、中峰寺、双飞桥,见黑白二水冲牛心石,至万年寺。又爬山,到蒲氏村(初殿),即蒲公逐鹿处,再上是数不尽的石坡(钻天坡等),坐肩舆(滑竿)、背篼,石坡两侧树木参天,光线昏暗,看不清上下前后,坡陡路窄,“用舆夫二十许人轮流舁yú”,有险处坐者要下来步行,还要人搀扶,若遇有下坡者,更难交会分道。艰难攀爬至光相台,台有铜殿(今金顶铜殿),台宽广平坦,极目四望,岷江瓦屋雪山,尽收眼底,其“高出五岳,秀甲九州”之言不虚!

  以上诸文,说明两点:其一,在明朝时,峨眉山的路况很差,极难行走。现在步行道路已修整完好,便于攀登,保留滑竿背篼供特殊人群使用,但付费高。更有大巴车直达雷洞坪,在接引殿有索道车直通金顶。游峨眉金顶,跑马观花,只需一天。其二,峨眉山在东晋时即享誉神州,较普陀、九华闻名的时间早。最初是道教的势力,到宋朝以后,即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峨眉山高,较之其它名山,是最难登顶的山。

十、诗歌纪

  纪录有关峨眉山之诗歌共79题(有的一题有多首),著者多为明朝人。其中有长诗,如胡世安《和陈实庵同年续峨游梦八首》,共320字;杨慎、余承勋《峨眉联句》,共1110字。由于读者欣赏角度不同,对诗的评价也各有不同。不过千古佳句之作不多不易,就是诗圣诗仙之作,也不全是佳句。有的诗如方孝孺《虎渡溪》并非峨眉山之虎溪,是庐山东林寺之虎溪,录此当另有所指。这里录上几题供欣赏。

虎渡溪 方孝孺

学仙无骨佛无缘甘著儒冠坐一毡

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方孝孺(1357-1402),今浙江宁海县大家河镇人,明惠帝(朱允炆,1398-1402年在位)时任侍讲学士、《太祖实录》总裁。燕王朱棣以“靖难”(即“清君侧”)为名起兵北平,攻破京城(今南京市),他不肯为燕王(成祖)起草登极诏书,燕王以“灭九族”威胁,方说“灭十族也不写”,结果方就义并被灭十族(九族加方的学生),死者达870多人。

  先说一下与此诗有关之人和事。东晋末年(388),慧远在庐山西北麓建东林寺,创白莲社,倡弥陀净土法门。慧远的名气很大,将相王侯及文人雅士相与结交。有陶渊明(私谥靖节),曾任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种田当隐士。其家距东林寺不远,与慧远过从甚密。慧远劝其出家,陶以嗜酒婉拒,远许其饮酒,陶终不为所动。远居东林寺三十余年,不出山入俗,送客亦以虎溪桥为界。传说慧远送陶与道士陆修静(南天师道建立人)出寺,一时谈得高兴,竟过了虎溪桥,三人相视大笑,名“虎溪三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语话当机,竟忘“止桥”亦喻三教有相同处,即“万善同归”。但这只是传说,因陆修静的生卒年是406-477年,慧远是334-416年,慧远圆寂之年,陆修静才10岁。

  方孝孺在这首诗中说了些什么呢?他对成仙成佛无有要求,其所奉持的是孔孟之道。“坐一毡”亦作“坐一席”,古人夏天席地而坐,冬日则坐毡。席可多人共坐,若意趣不同,如广宁华歆,“割席分坐”。此“坐一毡”喻以儒为宗,儒与佛、道不并立。慧远劝陶靖节(渊明)入白莲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陶渊明婉拒。陶渊明的思想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为仁不富,为富不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故不愿。求长生不老(帝乡)是不可能的。顺应自然规律(乘化)到生命的尽头(归尽),乐天安命有何疑虑。因此也不须“三笑”(儒释道会通)。方孝孺的思想与佛道有不同处,与陶令亦有不同点,陶晚年是乐天安命者,他受西方净土影响,作《桃花源记》,俨然人间净土佛国。

  《虎渡溪》与峨眉山相隔千里,胡世安将诗编入,给人以误会,因峨眉山伏虎寺下,有一条纵深约400米长的小溪名伏虎溪,简称虎溪,依次有三座廊桥,凭廊静听,流水潺潺,倍增乐趣。不明缘由者,还认为是伏虎寺前的虎溪。

  胡世安录此诗亦有缘由:两溪同为名山之溪;两山俱有众多文化内涵,可以言志。胡之志为何?旅游观光,心旷神怡,峨眉山游了,还得去庐山。清朝四川提学江臬《重游伏虎寺别可闻和尚》有“踏雪峨眉三月游,远公清啸虎溪幽”句,也是峨眉与慧远虎溪相连,可谓遐想。

峰顶 杨慎

青霭红尘此地分飞崖绝壁迥人群

穆王马迹何曾至望帝鹃声绝不闻

春夏未消千古雪阴晴常见一溪云

支筇石上宁辞倦采药名山喜共君

  作者杨慎(1488-1559),号升庵,今四川成都新都区人。明正德六年(1511)状元,官至经筵讲官,后迕帝削籍。

  峨眉山树木参天,(青山)多薄雾(霭),金顶是净土与秽土(红尘)的分界处,犹如须弥山颠之忉利天,又名有顶天,再上就是空居天了。

  在金顶一带的玄武岩层,悬崖万丈,刀切斧断,深不见底,人亦罕至(迥人群)。周朝之穆天子是个大旅行家,驾8匹骏马西游仙山,与西王母宴会,但他何曾来过峨眉!周代末年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有说他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不断,但在金顶则不闻鹃声,雀鸟亦难登顶。

  由于山高,在春末夏初还有积雪。“千古雪”为夸张语,诗人喜用夸张语,如“朝如青丝暮如雪”、“白发三千丈”、“怒发冲冠”,用之增气势。金顶在7月的平均气温是11.9℃,积雪早已溶化。按:每海拔1000米,气温下降6℃。“阴晴常见一溪云”则是事实,还可见云海,令人有“山在须臾飘渺间”之感!

  “支筇石”为作者仿“支机石”神话自创之词。汉武帝令张骞寻河源,乘槎(木筏)经月亮至天河,见一妇人浣纱,问之,答曰为天河,且与一石为支机石,用此石支撑织机,天梭日织无量匹绢。“筇”指产于邛崃山的竹子,做拐杖助步,成为拐杖的专用术语。峨眉山沿路都有卖拐杖的,因峨眉山是邛崃山的余脉,其拐杖称筇恰当。拐杖的支撑点是石梯,为“支筇石”。“支筇石上宁辞倦”指从山下拄着拐杖爬山,精力倍增,无有倦意,直登峰顶。仙山产药,有仙人炼药,登山健体,天然氧吧,更是良药,登山诸君同喜同庆同乐!

  本诗写景与抒情并用。如何写景?山高,人迹罕至,大旅行家穆天子及飞鸟杜鹃都来不了;寒冷;多云。不过,“迥人群”是600年前的事,今天则熙来攘往,年来峨眉者400万。如何抒情?

  一是“宁辞倦”,用筇表达辞倦。其实不在拐杖,在于坚强的意志与强壮的身体。六十年前,我听人说,爬峨眉山要两个条件,一是钱,二是体力,二者必居其一。体力不行的,可以坐背篼上山,给背者付费;经济不宽裕的,只要体力好,爬上山顶不难。现在坐车到金顶的人很多,省时省力,但不能深层次地领悟“天下秀”了。二是“喜共君”,“夺魁”凯歌,皆大欢喜。

华严寺次尹栎亭先生韵 安磐

小桥支木度回溪万竹青青有鸟啼

未到上方三界阔已看壑幽万云低

短箫吹客疑鸣凤破衲栖禅类木鸡

欲去又迟今夜月满山空翠使人迷

  作者安磐,明朝四川嘉定州(治所今乐山)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兵部都给事中。

  华严寺位于伏虎寺与纯阳殿之间,海拔约900米。安磐游华严寺,遇到尹栎亭先生,相与唱和。

  华严寺周有小桥流水,翠竹鸟啼。虽距金顶(上方)还远,却有顿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沟壑在万云之上的感觉。寇准5岁时,随口咏出《华山》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通俗自然,真实工稳,传诵千年。此处“万云低”太夸张,因华严寺海拔约900米,面向缓坡,树竹参天,看到的多为雾气,与金顶观云海或在重庆北碚太虚台观浮云大有不同。其不远处有歌凤台(在中峰寺外),有人在吹短箫,我还以为是楚狂接舆在歌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呢!按:《论语·微子第十八》中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有楚国的狂人在接近孔子的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孔子想和他说话,他却急忙避开。歌凤台亦表示峨眉为高人雅士,淡泊名利之清净场所。诸《神仙传》说楚狂接舆来峨眉隐居,其人出自《论语》。老僧坐禅寂然不动。按:“破衲”指破旧的僧衣,为老僧谦辞,亦喻得道高僧。“木鸡”语出《庄子·达生》,有人养出斗鸡“望之似木鸡,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喻功夫到家,此指禅定精邃。已近黄昏不走住下,在月光下,观赏青山翠谷迷人幽景。

  此诗前两句写景:小桥流水,青竹鸟鸣。后六句是情景交融,触景情生。

宿卧云庵 舒其志

岩下云飞岩上宿傍岩处处云相续

先生清梦不知疲门外白云飞板屋

  作者舒其志,湖广广济(今湖北省蕲州市东)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任四川按察使司副使等职。

  卧云庵海拔3075米,离金顶最近。山高云多,行住坐卧,皆在云中。人在云中,只见雾而不觉是云,有时伸手不见五指。因此,全诗三句都提到云。山上房屋之墙壁屋顶,皆为木板,故称“板屋”。此诗还有两点未提到:云雾裹身,极其寒冷;云散日晒,皮肤起疱(紫外线烁伤)。

  《诗歌纪》所录诗歌,多为明代人士作品,毛西旁先生特补辑了唐宋元明各代有关峨眉山的诗歌约一百多首,兹从略。

  《峨眉山志》(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亦录有历代及当代人士与峨眉山有关的诗、词、游记、楹联等著作,这里录几首当代人咏峨之诗,供欣赏。

万年寺二首 朱德

观心坡下万年寺铜佛一尊象一只

未上峨眉山极顶先从此处整雄师

万年寺高千余米仅作峨眉第二梯

扶杖小住叹观止金顶攀登已爽期

 

题峨眉奇峰 张大千

峨眉万仞插高天五岳无因与并肩

削壁云峦看已遍奇峰朵朵出青莲

 

和赵朴老四游峨眉初登

金顶华藏寺题词 遍能

金绳界道巧安排更喜慈云复玉阶

无穷重重华藏界层层不二法门开

 

登金顶 隆莲

盘云磴道接穹苍历尽崎岖到上方

无限难行行不退高山仰止普贤王


 

2019-02-27 10:56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41879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