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无尽,万行庄严,来到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参访修学,就应该将自己的虔诚之心体现在领悟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上来。“愿”是菩萨的崇高理想,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人生做个很好的规划,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还必须要有行动,这就是“行”。普贤菩萨的“行”就是要我们去精勤实践,大行无尽,所以,“普贤行”对于我们众生的生活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

  永寿法师,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1982年在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1985年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曹洞正宗第六十五世衣钵传人。

  法师以《华严》思想及普贤菩萨“行愿”精神为指南,创造性地将曹洞宗的修证理论结合峨眉山实际,择机契理地提出了建设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修行、教育“三个中心”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积极入世的 “五妙共品”新思路,并将其贯穿于金顶华藏寺改造、建设金顶十方普贤铜像和恢复大佛禅院的建设中。

  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方丈足迹 > 文章
遍老之风 永存巴蜀

遍老之风 永存巴蜀

——纪念遍能老和尚诞辰110周年

永寿

  今年是我国当代高僧、佛学教育家遍能老和尚诞辰110周年,虽然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19年,但他那清瘦而矍铄的身影、睿智而慈详的目光、隽永而挺拨的书法,仍然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信仰、精进、不放逸、定力、智慧是我们永远楷模,依然启发和教导着众多正信佛子;他上求下化77载表现出来的高贵品格,永远值得我们追思和怀念!

  一、缅怀老和尚的高尚僧格

  老和尚信仰纯正、道心坚固。他诞生于清末,生活于民国,以后又遇到文革动乱,但他始终相信三宝功德、相信因果真实不虚,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不忘初心,舍弃种种名闻利养、亲友俗情、志存菩提、一心向道,终使凿井一脉,不绝于缕;乌尤胜地,再展宗风。

  老和尚两袖清风、一衲飘然。他严持净戒、依教奉行、独立特行、一身正气、甘守清贫,对名利、声色、饮食、衣饰、赞誉等身外之物,视之如敝履,惜福而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现,这种美德尤其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崇尚。待人接物,更体现了一代高僧的风范,1988年赵朴老参访乌尤寺时,老和尚仅以一杯清茶接待、一摞夹江宣纸礼赠,令朴老赞叹不已。

  老和尚精进学法、追求真理。他十五岁入乌尤寺礼传度和尚而落发出家后,即在寺中依师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轨。后来外出游学,十八岁到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后住文殊院学戒堂学戒,戒律精严,功课出众,打下了国学、佛学基础。四川佛学院(原学戒堂)毕业后到川东佛学院任监学,柏林教理院受学,汉藏教理院任学监、教务主任,华岩寺佛学院任教务主任,其后一直任乌尤寺方丈。对佛教义学,他犹好唯识,特别注重对具有佛教百科全书之谓的世亲菩萨所著的《俱舍论》的研究与教学,因受能海上师之请而到净慈寺讲《俱舍论》月余,故得“俱舍师”之称誉。因为研习唯识,老和尚与蜀中唯识大家王恩洋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法谊,1935年冬月,王先生在重庆长安寺讲学,法师闻息专门自乐山赴渝听讲并同住佛学社早夕请教。1937年,华岩寺宗镜老和尚约王先生长往华岩共办唯识学院,王先生以敬孝双亲辞,特介绍遍能法师等任教务事务等职,由此可见王先生对遍能法师学识及人品的认可。1936年华岩佛学院开学,气象兴旺,两级学生共80人,遍法师主导之,由此可见老和尚求法之精勤及深厚的唯识功力。

  老和尚悲愿宏深、心怀众生。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四处募化建成濠上大桥,给两岸民众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方便;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在三年生活困难时期,就省下自己的口粮,资助两名贫困学生;他曾捐资10万元,修建幼儿园;他会同宽霖法师创办四川省慈善功德会,发动教内外捐款,救助贫困失学儿童,资助灾区和贫困山区;他在宝光寺设募捐点,大力宣传,为“希望工程”募捐,并派专人将募捐款送往重庆,分发到贫困山区,资助失学儿童上学;他还直接寄钱给学校,资助贫困学生。老和尚正是如此悲智双运、行笃愿深,为利益众生、兴隆圣教精进不息,终于成就了圆满僧格。

  二、缅怀老和尚的诗书人生

  老和尚不仅是一位僧格圆满的高僧,也是一位精通诗书的书僧、诗僧,受到知识文化界人士的广泛尊崇,这在近代佛教人物中是少有的,十分殊胜,堪称佛门的光荣。遍老入乌尤寺后,主持传度上人慧眼识珠,不仅对遍老亲授佛学知识,还延聘乐山及川南名士为弟子授课,为遍老在文学艺术上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遍老十四岁开始练习书法,以颜柳为基础,二王、苏黄蔡米及北魏碑贴皆认真临习,后经清末大书家赵熙指导,终于在而立之后,以清朗秀雅的书风自成一家并著称于世。1939年,遍老为传度大和尚撰并书的《传度和尚行状》碑文,书文合壁,广受赞誉,赵熙评曰:其文详尽,其情可感;书法风格遵劲,容与风流。1944年,应大慈寺圣钦大和尚之请为《玄奘法师像》敬书赞词。1945年,应乐山凌云寺果静大和尚之请重书唐韦皋《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以正楷书就,一时蔚为大观。1984年遍老小楷《解深密经颂》参加中日佛教书法展,《法音》评其“堪称精品”。1989年,遍老为金顶华藏寺书写匾额“灵山一会”,中国书画界一致赞美其“叹为观止”。

  遍老楷、行、隶、篆四体皆精,各有特色,章法、结构、运笔均达到了圆融无碍、自在清净之境。人言字如其人,观遍老之书法,清瘦、挺拔,如比丘肃然伫立焉!这正是遍老高贵、清雅、沉稳形象的艺术展现。禅宗认为,生活无处不是禅,书法、文学艺术亦是入禅之门径,可谓书禅一味,遍老说过,“书法可以清心涤虑,并非学佛的主旨”,但遍老以书法示佛教之教义,演因果之正理,布修行之要道,亦是以艺术作佛事,弘教救世,发人净信,同趣佛道也。

  在诗文对联方面,遍老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白光长老赞遍老曰:“道德文章传后世,诗书翰墨足千秋”,如所撰报国寺大雄宝殿联“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法传千古,普度众生证菩提。”为铁像寺佛学院成立撰联“梵宇重开,实现人间净土:法轮常转,庄严心上菩提。”七言绝句《乌尤山尔雅台晚眺》《和赵朴老登峨眉山诗》以及《乌龙寺楹联集释》《凌云、乌龙寺史略》等作品,更使遍老文人性格中的雅致和诗意,长留在人们的心中。

  三、缅怀老和尚对四川僧伽教育事业的贡献

  老和尚一生重视僧伽教育,青年时代就在多个佛学院任教职,曾任汉藏教理院学监、教务主任并代理持院务、华严岩寺佛学院教务主任。在1938年出任乌尤寺方丈后,以先师传度上人为范,同样重视对僧才的培养,如在佛学研究方面取得过一些成就的满度和永灯都得到过老和尚的指导和帮助。

  “文革”以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老和尚面对僧人出现断层以及佛事活动荒疏的严峻现实,以“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担当精神,1983年起在报国寺发起开办了几期僧伽培训班,培训时间短则11天、长则三个月,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峨眉山佛协当时招收的年轻僧人,在遍老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学习了宪法、佛教仪规、殿堂课诵、峨眉山佛教史等课程。1986年,老和尚又在乌尤寺开办僧伽学校,首届招收峨眉山和乌尤寺的年轻僧人20名,学制两年,共毕业学僧14人,此后迁至峨眉山中峰寺举办,两年后有23名僧人毕业。1990年僧伽学校升格为峨眉山佛学院,从此峨眉山僧伽培养走上规范化。

  继在乐山、峨眉山为僧众建僧伽培训班及佛学院,老和尚晚年任宝光寺方丈时,又于1992年在宝光寺恢复了四川佛学院,为巴蜀佛教培育僧才。2003年,设在新都宝光寺内的四川省佛学院与峨眉山佛学院合并,更名为四川峨眉山佛学院,后经国家宗教局批准更名为峨眉山佛学院,成为了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佛学院校。从1991年3月峨眉山佛学院首届开学至今,学院已毕业六届学僧共300多名,许多学僧现已成为汉传佛教事业的骨干,在寺院管理、文化教育、讲经弘法、对外交流、慈善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学校的声誉日隆,招生范围也从峨眉山、四川进而全国,招生人数日益增加,这一切成就,皆是老和尚一生办教育之功德和心血的结晶。

  作为一位佛教教育家,老和尚在数十年的佛教教育实践中,契理契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教育思想体系,并以之指导峨眉山佛学院和四川省佛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了教学规范。他为两院制定了“智行悲愿”院训,提出了“僧才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学修一体”的教育原则,他亲自厘订佛学课程、建立学院管理制度,要求学僧爱国爱教、学以致用,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如亲赴巴中聘请唯识学者唐仲容先生担任唯识课教学,他亲自审定教学方案、亲自授课,可谓呕心沥血、壮心不已,为巴蜀地区现代佛教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老和尚的提倡与亲历亲为,才使我省佛教界僧才培养制度由以师徒传承丛林教育形式为主转变为以院校教育为主,我省佛教教育事业由此得到迅速发展,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佛教恢复发展这一关键时期为四川佛教界培养了一批佛门龙象,目前,亲耳聆听老和尚教诲的这一批弟子大多已是各级佛教组织的中坚力量、各大寺院的方丈、执事,成为了巴蜀佛教的栋梁。今天追思老和尚的佛教教育历程,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僧才教育的意义、探索符合佛教传统及新时代特色的僧才培育的方法大有裨益。效法老和尚的高尚僧格及追求真理、勇猛精进的精神,更好、更多地培养和造就能适应社会发展、有志于上求下化的僧才,才是我们纪念老和尚的最好方式!

  老和尚是现代中国西南禅宗的代表人物,回顾他老人家一生的行仪风范和悲愿言教,在近80年的云水生涯中,他信仰虔诚、道心坚定,独立特行,一身正气,在淡泊之中僧格不断地升华,不仅具有高僧的风范,又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对当代中国西南佛教的发展居功至伟,赢得了教内广泛的拥戴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崇敬。我们今天纪念遍老,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勇猛精进之求法精神、恒顺众生之慈悲情怀、不畏时艰之坚韧意志、复兴圣教之担当勇气,并把这种精神化为我们的行动,一代一代传下去,使老和尚的比丘风骨长留人间。


 

 

2016-10-12 15:23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41865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