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道场揽胜 > 报国寺
中峰寺

  

        中峰寺在白云峰下,创建于西晋,原是道教的乾明观,海拔762米。东晋时,因观中道士派别纷争,部分道士离观而去,部分继续流在观里。
  此时,资州人明果禅师受大德开示来到峨眉山宝掌峰,他偶闻观中有妖孽蟒患,骚扰四邻百姓。于是,明果禅师遂约山民来到乾明观,弄清妖孽是蟒患。经过勇射妖蟒,清除妖孽鬼怪,保其四方安宁。此事对道观和山民影响甚大,也令观中道士欣佩,愿归依佛门。后来,明果禅师被道士礼请主持观中之事,禅师主事后便重兴殿宇,改道观为寺院,因寺后白岩峰居中,故取名中峰寺。
  中峰寺乃山中道观改为佛寺之初始,为峨眉山最早六大古寺之一。唐僖宗中和元年(约公元881年),慧通禅师将中峰寺改建后更名集云寺。北宋仁宗时白水寺僧茂真禅师又扩建寺宇,名曰“中峰禅林”或“中峰古刹”。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密印禅师在此住持说法,增修寺院,后由徒弟别峰禅师继任堂中首座,成为宋、明、清时峨眉山禅风最盛的著名禅院。宋代号称“苏门四杰”的大书法家及诗人黄庭坚,为任叙州太守时在此“习静”。明洪武时惠安和尚曾扩建,后毁于火。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蜀昭王重建。明嘉靖时,逐年兴建,规模宏大,丹殿碧寮,占地百亩,园林花圃,秀甲全山。寺院在清代顺治甲申年(公元1644年)毁于匪寇,变为一片荒凉。在百年之中曾重建,规模远不及往昔,从原山门围墙建筑一制遗址看,现有规模不及当年的十之二、三。宋之普贤阁,明之普贤殿,孙思邈所赠药鼎丹灶,程公明笔下的“菩萨”、“竹”等全毁。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被火毁,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重修。现存普贤殿为明末时期遗留,应是峨眉山目前最早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为清代所建。
  1990年7月14日,经乐山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委员会批准,举办“峨眉山佛学院”,寺院殿堂既是比丘班学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接待信众敬香礼佛。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70409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