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峨眉山一千多年来,历代高僧大德广修梵刹,美化环境,培育僧才,弘扬佛法,使峨眉山声名远著,成为天下名山,佛教圣地,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佛教文化遗产。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的兴隆与朝廷的支持保护是分不开的,从《峨眉山志》和其他资料中可以看出:唐、宋、明、清的一些帝王,对峨眉山赐敕颇多,这些时期峨眉山佛教则发展较快;元代帝王信奉喇嘛教,不推崇佛教,因而佛教也建树不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帝王赐敕—清代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三月,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京畅春苑亲赐《金刚经》、《药师经》、《心经》各一部和“卧云庵”三大字给卧云庵僧照圆和尚。又赐《药师经》一部、“慈灯普照”四大字与光相寺僧普震和尚。
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钦差御前一等侍卫海清等来峨眉山降香,颁赐伏虎寺僧照欲和尚金字《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各一部,“离垢园”三大字,字幅僧诗一轴:“宿世身金粟,初因社白莲。瞻依神八万,接引路三千。果结菩提树,池分阿耨泉。无生能自悟,雨似散花天。”赐大峨寺僧常舒和尚《金刚经》一部,字幅二句:“洗钵泉初暖,焚香晓更清。”赐洪椿坪僧圆瑞和尚《金刚经》、《药师经》各一部,“忘尘虑”三大字。字幅二句:“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赐白龙洞僧祖元《金刚经》一部,字幅二句:“挂衲云林静,翻经石榻凉”。赐毗卢殿僧德敬和尚《金刚经》、《药师经》各一部,字幅四句:“钓艇去悠悠,烟波春复秋。惟将一点火,何处宿芦洲。”赐雷洞坪僧慧植和尚《金刚经》一部,“灵觉”二大字。赐铜殿藏经阁僧照乾和尚《金刚经》一部,“玉毫光”三大字,字幅二句:“绝顶来还晚,寒窗睡达明。”赐卧云庵僧照玉和尚“野云”二大字,字幅僧诗八句:“何所问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石漱泉声细,林穿鸟路长。疏钟沈夜雨,坐定俗情忘。”
同时,赐降龙院僧元亨禅师《金刚经》一部,字幅一帧,文曰:“名山阅遍,未到天涯。愿得真印,勤修离家。雷音虽拜,那见拈花。知此无益,再游中华。八旬老耋,行履不斜。言语忠厚,一字弗遮。观尔朴诚,朕意甚嘉。峨眉嵂崒,直逼云霞。明心见性,静守毋哗。”并赐“普贤愿王法宝”玉印一颗,龙厢“善觉寺”匾额。至此,降龙院更名善觉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烨赐会宗堂名“报国寺”,由承德郎峨眉人王藩手书成匾,悬于寺门之上,会宗堂之名始废。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钦赐锡瓦殿明正和尚《北龙藏经》一部。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42528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