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禅院前身为大佛寺,位于峨眉城东,明万历年间由无穷禅师创建,由慈圣皇太后赐金敕建。据史载,历史上曾有许多高僧大德都来寺弘法。降至近代,能海、寿冶、本焕、乐渡、圆瑛等高僧都曾在此讲经说法。民国19年(1930)太虚大师朝峨眉山,首先说法于此。
原大佛寺:故宫文物存放地之一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决定故宫博物院南迁,“国宝”经陕西辗转至川南。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避日机轰炸, 7000余箱“国宝”存放在大佛寺等地,广大僧众与护卫人员共同努力,确保了“国宝”安全。“国宝”离峨前夕,时在重庆的故宫博物总院,赠予 “功牟鲁壁”横匾,以彰显其绩。
世事沧桑,1952年大佛寺被改为储粮仓库,建筑、佛像、法器遂遭损毁,1958年大炼钢铁时,观音圣像被熔,寺院辉煌不再。
奠基仪式
1993年,峨眉山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大佛寺并迁建于现址(原古寺佛塔处),易名大佛禅院。1996年4月6日(观世音菩诞辰日),峨眉山佛教协会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举行了工程建设的奠基仪式。1998年3月19日(阴历二月二十一日,普贤菩萨诞辰日)破土动工。2008年12月14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暨落成庆典。
经过近30多年的努力,这座布局大气、气势宏伟、佛像庄严的汉传佛教寺院终于建成。大佛禅院总占地面积近700亩,寺院体系占地200余亩。
大佛禅院恢复重建理念,是以“人间+净土”模式作为规划建设的指导,整体布局分为三大体系并将实现教育、文化、修持、弘法、慈善五大功能,是四川佛教界培养僧才、弘扬佛法的中心。
三大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寺院体系、中部是园林体系、南面为佛教文化教育体系。北部的寺院体系为“净土”。东接象城,西止光明山,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次由排列着山门殿(孔雀明王殿)、弥勒殿、地藏殿、药师殿、伽蓝殿、文殊殿、观音殿、普贤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共九进十重大殿。整个寺院建筑群基调为明清风格,兼有“盛唐雄风”,尤其普贤殿更是建筑一绝,整个殿堂内外皆由花岗石堆砌建造,五层殿顶则源自于佛教五佛金冠的理念设计构建,殿中殿由巴西花梨木精雕细琢而成,整体建构真正体现了建筑上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殿堂内供奉的佛像庄严慈悲、栩栩如生,孔雀明王殿内的孔雀明王佛由千年以上的桂圆树根系自然生成,文殊菩萨像则采用脱胎型塑造工艺,普贤菩萨像与大雄殿内的佛像则用千年的香樟木雕刻而成,普贤殿内的韦陀菩萨像采用四川的青石经工匠精雕而成,最具特色的是观音殿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该圣像由500多立方乌木精雕细琢而成。寺院体系高低落差三十三米,依地势升高,层层递进,倚叠如山,从钟、鼓楼起,有北、南长廊沿山势而上,至藏经楼止,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并将诸殿相连,融寺院于一体。
中部的园林体系为“人间”。园中山林怀抱,有珍奇花木千株,道路蔽荫幽静,有月亮山、三大放生池以及禅光梵影、云水禅心、慈航普度、福圆华藏、双溪梵音、心映菩提等禅园十景等重要景观。月亮山如半轮峨眉山月,如弦如钩,长约千尺,居园林地势之高极,与金顶遥相呼应。三大放生池依地势高低从西至东次第排列着造型各异的圆觉莲池、等觉莲池、妙觉莲池。圆觉莲池体量最大,绕池一周有400米,在天气晴好时在湖中会形成金顶倒映的奇观,池中有“福”字睡莲花台,绕池遍植桂花树,池畔有园觉山房,是展示峨眉禅茶、佛乐之所。改建的等觉莲池造型最奇,池呈正八边形,表“八正道”之意,池边有等觉山房(养身馆)。新建的妙觉莲池构思巧妙,水池呈圆形,花岗岩所构,中心置一喷水圆形龙缸,又以六缸绕之,圆中套圆,以表《华严经》乃重重无尽、圆满无碍之法门;池边有妙觉山房,前有清池,中置方斗,以示天圆地方。
从国学广场向东,有菩提大道直通行愿广场。菩提大道由一主道四辅道构成,是沟通前后山门的重要步行通道。主道青石铺就,两边皆草坪,低矮的灌木、高大的乔木散布其间。两边有水道,水道两侧均有便道,可赏景观鱼,每条水道上皆设小桥四座。
行愿广场位于等觉莲池东,面积一万余平米,象征普贤菩萨愿行之广大,菩萨之恩德泽被三界一切众生。广场西有如意法宝塔,巍峨壮丽,如意为普贤菩萨所执之法器,故此塔表普贤菩萨之真身,塔本为存放佛舍利,故塔与佛身等同,拜塔如拜佛,拜此塔当获无量福报。塔两侧竖十根普贤行愿柱,柱高十余米,华美庄严,花岗岩材质,上刻普贤菩萨十大愿。
为给信众游人营造一个更安全清幽舒适的休闲空间,寺院专门从西门到东门专门开辟了一条下穿通道,此道始于西门,止于东门停车场,使车行于下,人步于上。此通道两面经墙分别印《金刚经》《普贤行愿品》,查现有资料,单一经文之经墙尚未见出其右者,此经墙或为当世最长之经墙。凡以虔诚恭敬之心经此大道者,经过一次皆为诵读经文一遍,有无边功德,必得诸佛菩萨加持,故此通道称加持大道。
园林区南面及西面是佛教文化教育区,这里有普贤文化中心,中心由金色华藏、峨眉山书画艺术长廊、雕刻艺术博览馆构成,总面积逾3万5千平米,是一座展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平台。处于该区的慈善康养中心正在建设中,中心建成后,将为大众(以老人为主,兼及中青年)提供以“五妙”为内核、“三养”为目标的康养服务,即以峨眉武术、瑜伽、太极拳为主的养身文化,以佛教素斋、中医保健为主的养生文化,以佛教音乐、佛教香道、佛教茶道、佛教诗画、佛教禅修为主的养心文化。在此享受“三养”服务的老人将建立起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和发展模式,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晚年生活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大佛禅院有史以来就是朝拜峨山的起点,根据“三宝和合”、“山寺一体”之理念,大佛禅院为普贤菩萨“足”的表象。朝山礼佛从“足”开始,以表对佛菩萨的恭敬和虔诚,是得殊胜之因缘,必将功德圆满。
2008年佛像开光法会
落成剪彩
庄严佛事
山门处悉达多太子像
弥勒殿
地藏殿
文殊殿
药师殿
观音殿
乌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圣像
普贤殿
大雄宝殿
峨眉山佛学院
峨眉山佛教图书馆
禅院景观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89366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