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大行法师,齐州人,后入泰山,结草为衣,采果为食。精行法华三昧,感得普贤菩萨现身加持,当即面对普贤圣像深自感叹道:“人命无常终归坏灭,不知死后到何处受生,还请菩萨慈悲指点,我当如何修持,往生何处”
善德王时,生义比丘常住道中寺(后名众生寺),戒行精严,诵经礼佛精进不懈,早晚于殿内供奉的普贤菩萨像前至诚礼拜。此后,左右殿堂失火,唯供普贤菩萨的殿堂独免火难。生义比丘与二僧发愿修复寺院,苦于款项难以募
慧能在韶州行化四十多年,予禅宗以极深远的影响。当时僻处岭南的弟子,虽传下法海、志道等名字,但事迹不详。他们的贡献,是《坛经》的集成与传出,及有关慧能事迹的传说。发展曹溪顿教而成为大宗的,属于中原及江南
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中国佛教协会|佛教在线|菩萨在线|大公网佛教频道|腾讯佛学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3266048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