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人间佛教 > 法门龙象
现代禅门巨匠虚云大师

 

  1948年11月2日,正在广州穗垣为佛教志德医院开幕说法的我国现代高僧虚云大师,突然接到政府当局的通知:美国著名宗教人士,研究佛教理论20余年,并在印度闭关习禅4载的詹宁士夫人,在中美两国外交部门的安排下,将专机来华,拜他为师。嘱大师妥为接待。通知刚到,詹宁士夫人便在香港颜世亮居士的陪同下,来到广州。五体投地拜倒在虚云大师的法座下面,乞受三皈五戒。109岁高龄的虚老,悯其远道而来,万里寻师,当即软语慰之:“善哉、善哉!大心佛子。”给她授了皈依和五戒,赐法名宽弘。然后,又在她的要求下,携她前往曹溪祖庭,举行禅七法会。十方缁素,云集一堂,极一时之盛。开七之日,老人振臂一喝,而说偈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弟归。詹宁士夫人的来华习禅,开中美佛教文化交流之先河。是我国佛教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虚云大师对禅宗流布所做的杰出贡献之一。由此亦可看出,虚云大师在我国现代佛教界的崇高地位。
  与其他伟人的降生一样,虚云大师的出世,也有一些不平凡的瑞相显现。据他自述,岑学吕居士编纂的《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大师祖籍湖南。1840年7月29日诞生于福建泉州。其父萧玉堂,时为泉州知府的寮佐,40无后。其母颜氏于城外观音寺建桥祈子,便与丈夫同梦观音跨虎至床而有孕。大师初降时,始为一肉团,母大骇,气壅(yōng)而亡。第二天由一卖药翁剖之而得男,由庶母王氏抚育。大师自幼不喜荤腥,好读佛书。13岁时,随父回到湖南湘乡。17岁时,即萌出家之念,乃与堂弟一起出走南岳,行至半途,被家人截回。父母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强迫他离湘至闽,与田、谭二氏结婚。但大师夙根深厚,虽同居而无染,处浊而犹清,出尘之志益坚。19岁那一年,又潜至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常开法师披剃出家。取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晚年自号虚云,幻游。20岁时,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
  大师受戒以后,先在鼓山涌泉寺修头陀苦行4年。先后做过水头,园头、行堂、典座等苦行差使。大师的劳动,完全是义务性的,寺庙给他的工钱,他从不领取。而且每天只吃一钵盂稀粥充饥,但体力十分强健。4年后,则尽散身边衣物,辞去工作,仅留一衲、一裤、一履、一簑衣蒲团,跑到鼓山后面的岩洞中隐修去了。在岩洞中,大师一住就是3年,专心坐禅,连剃须修发的时间都没有。饥时,则以松毛草叶果腹;困时,则依荒墓古冢而卧。日与虎狼相伴而行,夜与飞禽走兽为伍,但心中毫无畏惧之感,彼此相安无事。于是大师刻苦用功,在静坐时,常有胜境出现。
  同治九年(1870年),大师结束其隐修生活,开始了朝山礼祖,参禅访道的云游生涯。先后在浙江天台山、普陀山、天童寺、阿育王寺,杭州三天竺,江苏常州天宁寺,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等名山古刹,从融镜、敏曦、天朗、观心、大定朗辉诸尊宿长老研习经教,参究禅要,并受临济衣钵于妙莲和尚,为临济宗43世;受曹洞衣钵于耀成和尚,与曹洞宗47世。
  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大师于光绪八年(1882年)七月初一开始,历时3年,由普陀山法华庵三步一拜,朝礼五台。途中历尽风霜雨雪和疾病饥寒的严峻考验,九死一生,终于完成大愿。从五台下山后,又参拜了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然后再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最后,赶到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
  大师在由九华到扬州的路途中,曾不慎失足落水,顺水漂流,沉浮一昼夜后,被一渔夫网得。送到附近的宝积寺时,已诸孔流血。但他仍坚持前往高旻寺坐禅。到寺后,又因有病而推辞就任寺职而挨打。可是大师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在禅堂中默默用功,勇猛精进,以悟为期。坐到20余天后,功夫落堂,定境现前,妄念顿息,昼夜如一,行动如飞。某日夜晚坐养息香时,睁眼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日一般。能够透过障碍看见河中行船,上下远近皆悉了然。自知是参禅功夫纯熟的境界,置之不理。至第八七的第三晚六支香时,护七师傅倒开水倒到他的手上,茶杯落地,一声脆响,疑根顿断,如梦初醒,透彻禅关。因述二偈以记悟境:其一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其二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从此以后,虚云大师的禅功日进,慧力日深。每次坐禅入定,少则数日,多则半月。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岁暮,他与同参好友戒尘禅师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一天,煮了一锅芋头在火上,自己则盘腿坐在旁边待熟。不知不觉中,即入定去也。直到第二年春节以后,住在附近的复成禅师等见他久不露面,便到他的住处来贺年。走到他的棚外一看,只见雪地上虎迹斑斑,虚老还在定中。敲了一下引磬,他才出定。问他吃了饭没有,他说:“还没有,锅里煮着芋头,可能熟了。”他们揭开锅盖一看,里面的芋头已坚硬如冰,长出一寸多高的霉来了。复成禅师看后,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认为他至少入定半个多月了。他的名声,一时大振,远近僧俗争相归仰,无不以能一睹大师的风采为荣。
  虚云大师作为现代禅宗的泰山北斗,主张平实自然的禅风。他在《参禅偈十二首》的头一首中,就这样说: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哪云天外天。坚决反对那种装神弄鬼,不求实际的迷信和邪法。他认为,参禅的目的和任务是去掉我们心中的分别与思求。在他所作的《牧牛图》总颂偈中,非常明显地表露了这一观点。他说:本无一事可思求,平地风波信笔收,从地倒还从地起,十方世界任优游。这与禅宗三祖僧粲在《信心铭》中所说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思想是一致的。
  虚云大师的另一禅学特点是,一反宋朝以来逐渐形成的禅净双修风气,对那种调和折衷的庸俗作法不尽赞成。他认为,“参禅须开宗眼,阅教须明教义”。不要两者混淆在一起,徒增聚讼。至于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到底是参禅好还是学教好,或者是两者结合起来,则要看各人的根基夙慧而定,不必强求一致。对于以念佛为主的净土法门,大师以一个非常幽默诙谐的偈颂做了评价:念佛佛念我,念他作什么,唯心原净土,自性即弥陀。
  总的来说,虚老的禅风直秉六祖慧能大师所创的南宗顿悟法脉。有着非常深厚的真修实证功夫,不是一般的口头禅所能比拟的。虚云大师的一生,不仅在禅定功夫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为复兴古刹,培养僧才,整理法藏,重振教规,做出了杰出贡献。
  1906年,虚老在云南昆明的江南会馆闭关3年后,朝礼鸡足山。因见山上的寺庙戒律废弛,严重打击和排挤外籍僧侣,遂发愿在山上建一十方丛林,接引诸方学人。由于大师德高望重,仅用了3年时间,便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庵上,修建起一座庄严雄伟,金碧辉煌的大庙。完工后,又从北京请来《龙版大藏经》一部回寺供养。小庵也被皇帝敕封为“护国祝圣寺”。至今香火鼎盛,为滇地最著名的十方丛林之一。除此之外,由虚云大师亲手重修和扩建的名山古刹还有云南昆明的云栖寺,福建鼓山的涌泉寺,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云门寺,江西云居山的真如寺等,都是当今国内外知名的禅宗寺院。虚云大师虽然亲手修复了这么多规模宏大的寺院,但他决没有把它们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意思。他每到一处,都是随手修复,随手付托。而自己,则总是一笠、一拂、一铲、一衲、一背架随身而已。直到120岁高龄,在云居山真如禅寺圆寂时,仍住在破旧不堪的茅篷中。虚云大师的伟大人格,用当今佛学泰斗印顺法师的话来说,是“在禅风扫地的现代,使我们还多少想到一点,也许就是幸有云公长老一人。”这种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虚云大师的一生,是护国护教的一生,是清苦淡泊的一生,是在平凡中显示出极不平凡的一生。为了佛教的复兴与未来,他含辛茹苦,奔走呼号,身历五帝四朝,住世120年之久,呕心沥血,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佛教事业。
  虚云大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宗教家,而且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人士。
  1934年,应广东李汉魂将军之请,虚老移锡曹溪,主持重兴六祖道场南华寺。当时日军侵华,国难当头,全国处于抗战救亡的紧急关头。虚老即以宗教家的身份、提议全寺僧侣每天都礼忏两小时,为我前线官兵祈福消灾。同时,全体大众减省晚食,节约余粮,献给国家赈济灾民。1940年,广州沦陷。1941年,广东曲江县严重缺粮,饥民甚众。虚老乃将信徒送给他的果资20多万元悉数交与粤省政府,以解当时的燃眉之急。1942年冬天,应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之请,前往陪都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法会期间,名公巨卿送给他不少珍贵的古玩和字画,共有5大箱,都于归途中转赠给各地寺庙,自己不留一物。1946年秋,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寺院诵经追荐我阵亡将士,虚老应请前往广州主持水陆法会,设坛于六榕寺内,随喜参加者,前后达10万余人,极一时之盛。
  1949年,新中国建立,虚老婉拒海外宗教界的邀请,留居大陆,在云门寺领导大家垦荒种地,积极响应政府增产节约的号召,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虚老应邀赴京,主持历时7天的和平法会。并代表全国僧徒向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赠送了礼品,同时接受了斯里兰卡送给我国佛教界的佛舍利、贝叶经、菩提树等礼物。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大师被礼请为名誉会长。同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8月16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虚老因年事已高(116岁),且云居山法务繁忙没有参加,但他仍给大会写去《云居管见》一文,“以极其愉快的心情,期待这次会议通过成立中国佛学院的决议。”他说:“佛学院一成立,就可根据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精研教理,努力修持,以造就弘法人材。”大师对未来佛教殷切期望和美好憧憬,溢于言表。
  1959年10月13日,声振宇内,望重宗门的虚云大师在江西省永修县云居茅棚示寂。世寿120岁,戒腊100夏。消息传出公布后,海内外佛教界同声震悼,扼腕哀惜。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专程赴云居山吊唁。首都佛教界于10月7日在广济寺举行追悼会。台湾、香港等地佛教组织均隆重举行了涅槃法会。
  云公大师一生讲经说法,随缘开示,讲述和著作都很丰富。现已出版发行的主要有《虚云和尚法汇》。计有法语四卷,书问一卷,杂文(包括文、序、记、传、铭、跋、疏等内容)一卷,诗偈一卷,亲手写成的年谱二卷,重刊佛道影传赞一卷。1990年又出版了《法汇续编》两卷。没有付梓的著作还有《圆觉经注解》、《遗教经注解》等。但在他的著述中最珍贵的,是由他亲笔用蝇头小楷书写的《楞严经注解》,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散佚。如果有朝一日能够把它找到,重新面世,无疑会成为举世公认的瑰宝。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10685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