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佛教资讯
中日仇英《十六罗汉图》 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作者:中国佛学网来源:中国佛学网点击数:3314更新时间:2011-08-31 15:48


    2011年8月21日,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与西安力邦艺术港联合主办的“中日‘仇英《十六罗汉图》’ 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陈清香教授、日本奈良女子大学古代学学术研究中心松尾良树教授等境外学者8人,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弘教授、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岳钰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等中国大陆学者8人,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西安力邦艺术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琦先生致欢迎词。来自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文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及陕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分主题发言、专题研讨、自由讨论三个环节。在主题发言部分,西安力邦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丰收先生从收藏史的角度,生动而细致地追溯了仇英《十六罗汉图》近代以来的百年收藏经历,借助相关人员的口述、收藏专家的论证、拍卖公司提供的文献、收藏者出具的证明等不同类型的资料,对该画作的收藏渊源与收藏身世以及曾经的收藏者、供奉处、珍藏方式、转手经过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究,现场听众对这幅画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经历唏嘘不已。接着,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陈清香女士做题为《仇英十六罗汉像的图像源流》的主题发言。作为华语学术界研究罗汉艺术的权威学者,陈教授以严谨的态度、规范的学术方法,借助丰富的图像资料和相关文献,对这幅画与历史上其它《十六罗汉图》中的罗汉形象进行比对,探讨此画中核心艺术形象的历史渊源,对判定此画为明代仇英所作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证据。来自日本奈良女子大学的松尾良树教授在发言中对十六罗汉图表示了由衷的赞扬,对西安力帮集团的文化热情尤其是对罗汉文化的重视表示敬佩,他认为,对十六罗汉图进行文化寻根式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而文化寻根必然涉及到中国与日本以及日本与美国的文化交往。他说,日本保存着大量中国古代文化的传世珍品,宋代之后的珍品更多,这些难得一见的人类文化杰作,对研究古代中国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保存在日本的一些传世品又流向美国,这种文化交往现象标明人们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兴趣。松尾良树教授还以日本近期举行的一些展览为例,说明日本传世作品的保存现状,他呼吁中国学者应该重视对这些珍品的研究。

    在专题研讨环节,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的学者分别就罗汉文化以及仇英的《十六罗汉图》谈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及感想。张弘教授、荆三隆教授、岳钰教授、日本的冈田文男教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兼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王长启先生、大阪市古美术西浦青雅堂西浦司先生、大阪市古美术文殊庵的饭田裕康先生、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李海波副教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李继武副研究员、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讲师白冰博士、台湾台北科技大学美术设计教师吴仁华博士、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忠科先生等12人先后发言。其中既有从文献考证方面进行的研究,又有从艺术的视角进行的观察;既有从文物鉴定方面进行的断定,又有从收藏家视角进行的解析;既有从文学角度所做的解析,也有从哲学角度所作的探索。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会议高潮迭起。

    在自由讨论环节,西安力邦艺术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文物商店经理姚永柱先生、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研究生王鹤琴同学、台湾华严学会的石佩莹女士、西安力邦艺术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琦、大阪市古美术西浦青雅堂西浦司先生、大阪市古美术文殊庵的饭田裕康先生、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岳钰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荆三隆教授、西安力邦企业董事局主席杨丰收先生、西北大学李海波副教授等相继发言,或补充论证,或提出新见,或提出质疑,或回答质疑,或提出建议,气氛之热烈,讨论之活跃,使本次会议达到高潮。

    临近晚上7点,主持人李利安教授宣布自由讨论结束,并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李教授认为,这次会议既是跨国界的,也是跨学科的。参会人员从宗教学、美术史、文献学、收藏史等不同的角度对仇英的《十六罗汉图》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虽然该幅画仍存在许多谜团尚待考证,但也取得了许多共识。首先,该幅画肯定是明代的作品;其次,该幅画是以罗汉为主题的佛教绘画;第三,此画出自名家之手,档次极高;第四,此画艺术精湛,价值连城;第五,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无穷;第六,收藏史富有文化交往的传奇色彩,呈现出多曲折、跨国界、高规格的特点,回归陕西是一大善举;第七,此画以及相关的罗汉文化与罗汉精神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第八,此画谜团依旧多多,大家一致认为允许争论存在,对一些具体的认定目前还不宜绝对。总之,作为一幅佛教绘画的珍品,其艺术价值离不开它的文化内涵,而其收藏历程又增添了其个性魅力。因此,还需要从文化义涵的挖掘与弘扬,艺术价值的定位与鉴赏、收藏历史的梳理与还原等多方面齐头并进。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053895 位浏览者